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关文友质疑的一点探讨

2014-03-06 15:28 作者:龙飘飘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此前发了篇散文随笔《荡漾在天际的昆明池》,属一篇讽时习作。有晓晓文友赏阅后,就文中有些内容提出质疑,以为与史、与实有出入。很惊讶,也很高兴。惊讶的是自己在史、实上摆了乌龙?高兴的是这种古懂级的文章还引来文友关注。

下面,我将有关质疑重放出来,然后与文友们探讨一番,还望不要见怪,也不要见外!

晓晓的质疑:

晓晓 审核通过并说 我国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昆明池,距今有2100多年历史。昆明池位于长安斗门镇、石匣口村、万村和南丰村之间,水源来自滚水、潏水、沣河,与汉江无关。请作者修正。

我的回复:

龙飘飘:还请晓晓朋友有兴趣时将拙文再看一遍。好象文中没有摆那个乌龙呢!另外,在下的习作不是历史或考古论文,因此,也就没有将更详实的数据一一列举。问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以为我的回复不够明了,也许还带有一点情绪,思之再三,觉得还是点明为上,以免文友误会。

“沣河东岸有一片广阔的庄稼地,地底下掩藏着一个遥远而美丽的传说,这个传说就是昆明池。

“又是个奇迹!敢不敢企预为第九大奇迹?难说,事在人为么!之所以是奇迹,那是因为首先昆明池是古代的、且很宏伟;其次,现如今咱这个水越来越缺的地方,却发现了具有两千年历史但已消失了一千年的昆明池!

“其实,昆明池也并非全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那座落在大河渠边的石婆庙原本就是昆明池的一部分。石婆庙,庙虽不大名气却不小,有求必应,香火甚旺,福音广播。据坊间传说,石婆是长安城的神呢!

“至于水的来源,有沣河,还有汉江。虽说近些年沣河的水小了些,但秦岭南边的汉水确实不小。把汉水凿山越岭引过来,遥远的大汉帝国办不到,当今这还叫事儿?小菜一碟!虽费点财货劳点神,相对于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大长安,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个大水、大绿且人文、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那还是十分值得的!”

不知解答清质疑了没有?另外,晓晓质疑中的“滚水”,正确的应为滈水。

总之,当今大家能把一篇文章耐着性子看下来就不错了。至于文中要表达的精神,往往只有自己最清楚。不过,表达什么不要紧,只是不要给观者添堵就行了。网上这么大的信息量,一一关注还不得把人累爬下?走马观花总是观了,管它什么花!话又说回来,都是“自乐班”,只要自己高兴就可以了。

以文会友,其乐无穷!

附:《荡漾在天际的昆明池》

2014-03-05 17:43 作者:龙飘飘306人读过 | 2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长安城,安然座落在这里,虽不卑不亢,不张不扬,很低调,但其历史久长得令世人不敢轻易言说!有史记载的华文明三千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建都于此的。想当年这个长安城可是煌煌帝都、天子脚下,当真也曾万众瞩目、居之不易!只是这存续了一千多年年的龙脉自被黄巢挖断了风水,之后紫气东移,这里就再无往日的繁华了。

虽说韶华难再,但却风度不倒。曾经的历朝历代留下的东西足以令人骄傲,故事多得让人不知从何说起,打开话匣子又不知如何收场!那些个故事史上有载,却往往有些模糊,时常得拿镢头在地底下去挖掘。

人说在长安城随手拣块砖头都可以给游客对付半天,扒开脚下的浮土那就尽是故事了。这昆明池,外人无从晓得,可从地里一扒开就得吓人一跳,跟那个兵马俑有着同工异曲的效应—惊世骇俗!

沣河东岸有一片广阔的庄稼地,地底下掩藏着一个遥远而美丽的传说,这个传说就是昆明池。

又是个奇迹!敢不敢企预为第九大奇迹?难说,事在人为么!之所以是奇迹,那是因为首先昆明池是古代的、且很宏伟;其次,现如今咱这个水越来越缺的地方,却发现了具有两千年历史但已消失了一千年的昆明池!( 散文阅读:www.sanwen.net )

据说咱这地方原是皇家上林苑,汉武帝常领着人在那里行围狩猎。昆明池是开凿在上林苑里的。

如今这地方人口众多,镇连着镇,村挨着村,几乎有点密不透风。可就是那片广阔而肥沃的庄稼地,方圆十里却杳无村落!小时见过那片地里有些地方种过绿皮甘蔗,有过几个涝池一样的低水濠。知道更多的是这片土地种啥成啥,产出颇丰。

其实,昆明池也并非全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那座落在大河渠边的石婆庙原本就是昆明池的一部分。石婆庙,庙虽不大名气却不小,有求必应,香火甚旺,福音广播。据坊间传说,石婆是长安城的神呢!

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带领我们去村东一里远的石婆庙,那当然不是带我们去集体上香,而是去参加破除封建迷信的现场教育。当时请的是一个有些文墨的中年公社干部作报告,讲了半天。我约略记得那人讲的那个故事的梗概。

古代有个了不起的汉武帝,为了征讨南方统一全国,就在皇家上林苑修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昆明池,用来训练水军。昆明池建成后,为了庆祝这项工程的竣工,按照民间传说中的织女与牛郎的故事,特意雕刻了两尊石像分立昆明池的两岸。织女在东,牛郎在西,昆明池就是天河,将他俩天各一方地隔开。听说每年七月七,儿们都飞到这里来架设一个天桥,好让这对两地分居的有情人相会。久而久之,织女牛郎便也有了庙,这就是织女庙和牛郎庙,俗称石婆庙与石爷庙。

童年的我一直疑问:石婆像英武粗犷,石爷像秀丽慈祥,颠倒了?石婆庙香火甚旺,石爷庙简陋冷清,咋回事?昆明池有多大?有鱼没?能游泳不?……

七月七是不是别处看不到鸟儿,不记得了。昆明池有鱼且可以游泳,这是一定的!因为我记得小时候从莲濠的堰上过,明明看见莲濠有水,好多人在里边耍水。有人还拿着筐子捞鱼。这莲濠就在去石婆庙的半路上,应该处在昆明池的水面内。石像的颠倒可能是佛教里男身女相约定成俗的缘故。至于香火的分布不均,可能是世俗的原因:织女下嫁给穷苦的牛郎本来就可歌可泣,况织女还有着天庭的深厚背景,她能够有求必应,自然香火更盛些了。

这些是懂事以后慢慢体会到的。

我们村子是石婆庙边的大村子,清一色刘姓。据修村志的老先生说,经过考证这枝刘姓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这可了不得!皇族血统,虽已过气,但那也高贵!要不是现在要把消失了上千年的昆明池挖出来,不断地考古论证,咱怎知咱有着高贵的大汉皇家血统!恢复昆明池,重现两千年前的大汉雄风,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件啊!据考证,昆明池虽不及云南的滇池,可要比北京颐和园里的那个昆明湖大多了。

昆明池的故事不断地延伸着。

这回却不仅仅停留在传说和故事上了,真的要重现那昔的风光!轰轰隆隆的机器实实在在地开到了那片广阔的土地里 ,一铲一铲地开挖起来,铲掉了曾经肥沃的黑土,露出了尘封了千年的昆明池底的沙底。只是没见到一滴池水。不过,在目下有没有水已不重要了。

那几部挖掘机的铲子一上一下地舞动着,远远看去,那样子像是在磕头,又像是在作揖,还像得意忘形后的翩翩舞蹈。然而不多时,那几个铲子就舞不动了,人说那玩意儿出了些故障。

据说,昆明池开始是大汉朝的海军基地,实质上还兼有皇家公园和长安城的给排水调节功能,属于水利设施。现如今让昆明池重见天日,也可以赋予它当初那环境的改善、调节和提升功能。八水润长安,再加个昆明池岂不是锦上添花!

至于水的来源,有沣河,还有汉江。虽说近些年沣河的水小了些,但秦岭南边的汉水确实不小。把汉水凿山越岭引过来,遥远的大汉帝国办不到,当今这还叫事儿?小菜一碟!虽费点财货劳点神,相对于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大长安,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个大水、大绿且人文、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那还是十分值得的!

这讲故事的口气有点大了。不过,就当今社会而言,还可冠之以“与时俱进”的名头。“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江”,这昆明池连毛主席早都夸过呢!一个能荡舟赏景,能游泳摸鱼的昆明池,那是我儿时的啊!

不久的将来,十里方圆的昆明池烟波浩淼,水光接天,鸟语花香,鱼翔浅底,该是多美的画面! 到时桑田又变回了沧海,昆明池里的鱼,那肉一定比锅盔香得多!有大鱼大肉了,那已有了成千上万年历史的草籽儿还有什么吃头!

一个新的故事:明媚的阳光下,几缕闲云在蔚蓝的天际浮荡着,远处是悠悠的南山。我在昆明池里荡着小舟,披蓑衣、戴斗笠,悬竿垂钓,优哉游哉……。

那是何等的悠闲与惬意!

首发散文网:http://www.sanwen.net/subject//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6990/

有关文友质疑的一点探讨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