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行车

2014-03-05 10:06 作者:秋实  | 1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最早接触自行车应该是在十一二岁时,正值文革初期。我家院里20来户人家中有自行车的也就三四户,而且基本上是公车。自家买自行车要凭票,而且一般家庭的经济条件是不敢奢望的。

说起公车,很多年轻人自然不会知道。那时公有的自行车并不像现在单位的机动车的“公车”概念,不管多大单位,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公车”,而且很多是专车。自行车的“公车”主要是配给单位有采买或外勤人员办理公务的。

在那个年代,由于自行车稀少,因此初学自行车的人们多是如饥似渴,很上瘾的。记得有一天,我家来了两个叔叔,是找爸外调的,每人骑了辆旧自行车。毫无疑问,应该也是公车。

家里来了大人,我和哥哥们自然就到院里玩了。一群刚刚学车的大小孩子们对自行车兴趣正浓,当然也包括我了,苦于没车可练,正好其中一辆车已经没有锁了,于是大家争着抢着你一圈、我一圈的在院外马路上遛开了,直至把那自行车一侧的脚蹬子摔断了,方觉得闯了祸,手忙脚乱地将其推回我家窗外,再也看不到一个人影儿了。

67年时,沈阳自行车厂自主生产出一款28型东方红牌加重自行车,尽管不能和国产永久、飞鸽等名牌自行车同日而语,但款式还算美观大方;部件不那么精巧,但也符合沈阳重工业基地轻工产品的特征。结实耐用是没有问题的了。院儿中老宋家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张购车票,拔头筹般地买了一辆。

宋家和我家一样,都是六口人,但他家是双职工,经济条件当然远比我家好。当时的自行车一百几十元钱一辆,属于大件,是贵重物品,没有一点积蓄是很难买得起的。这是在我的记忆里全院第一家自己购买的新车,地地道道的“私家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行车推回来的那一天,院里很多大人小孩都在他家窗前,围着那哥几个和那辆崭新的自行车,品评着、议论着。那个场面,那个气派,比现在谁家买一辆小汽车要荣耀得多、张扬得多,更有看点,因为那是第一辆。

当时社会上盛行用塑料带缠裹新车,以防止车漆的磨损。宋家也不例外,对它倍加护和珍惜,到商店买来了各色的塑料带,把车身上上下下缠裹了起来,包括车把、闸柄、货架,打扮的像漂亮的新娘子一样。当时看着那辆自行车,简直羡慕死了,不敢想象自己家什么时候也能够有这么一辆自行车。

69年,全家随爸爸走“五七”,去昭盟赤峰县的一个山沟沟里插队落户,整个一个营子(自然村)三个生产队、七八十户人家,只有一个隋姓生产队长家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记得他的媳妇会做缝纫活,家中又有营子里唯一的一台缝纫机,平时自然有些收入。他家那大儿子经常骑着那辆耀眼的自行车,在营子里一圈圈的兜,满脸的优越感,好不威风。谁家有事想要借用一下,用现在的话说“连门儿都没有”;即便是实在亲戚,他可以骑着车带着你去办事,但就是不能借给你。那年月,买辆自行车,我家照例也是连想都不敢想。

73年时,我家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而且是当时国产最大的品牌:上海产的永久自行车。那一年秋天,爸爸落实政策了,组织上安排他县办高中任校长,我家自然也从山沟沟里搬到了中学家属院。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大城市分配来的五六十年代的老大学生,多是双职工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条件很宽裕,而且家家都有一辆新自行车。也就是那年天,爸爸托湖南宜章的二叔在那面帮忙买了那辆28型永久牌加重自行车。有了那辆自行车,我家顿时感觉到和家属院里的老师们在门面上没有什么大差异了。那些年,那辆自行车是我家唯一的大件,不仅作为交通工具充分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也给爸爸这个校长的家装点小小的门面。

时光过得很快,记得是85年,我已从赤峰调回沈阳,在省图书馆整整工作了6年。沈阳自行车厂为了占领市场,推出了一个新的销售策略:各单位职工每人可以购买一辆白山牌自行车,26、28型自选,全部购车款从工资中按月扣除,而且期限是一年半。其实,这种做法在后来这些年的商战中已经屡见不鲜了,特别是大宗家电,很多都是分期付款的,以缓解购物者一次付款带来的经济压力。当时从家到单位只一墙之隔,我并不需要自行车。但面对那么优惠的政策,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拿过来就骑,而且按月扣钱,每月负担不大,很多人是乐于接受的。现在看起来,沈阳自行车厂无疑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这一举措也给企业带来了大大的实惠。之后的沈阳自行车厂很快发展成为较大的国有企业,生产的“白山牌”自行车,也名声大噪,着实辉煌了一段时间。当然,97年企业宣告破产,那是后话。

我欣然采纳了同事的建议,买了一辆26款斜梁坤车,骑起来很是潇洒。从那时候起,我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个人财产——白山自行车。

86年时我成了家,但仍然和爸妈一起过,并于当年搬到了南塔图书馆家属楼。之后近二十年的光景,尽管公交车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自行车仍然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须,每家都少不了两三辆。人们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学和出行都离不开自行车。早晚高峰时自行车潮水般拥满了大街小巷,中国成为了全世界自行车最多的国家。

近二十年来,我与自行车朝夕相伴,先后丢了几辆,自然也就换了几辆。从白山到永久,从传统26款到吉安特山地车。有自行车的陪伴,不仅仅是出行的方便,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培育了自己的劳动品质,同时也强健了自己的身体。那些年自己的体重一直在120斤左右徘徊,也没有什么“三高”症状。当然,街上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骑车上下班感觉空气也还是清新的。尽管现在上下班或是出行很少有骑自行车的了,但自行车年代还是值得留恋的。

前不久,偶尔看到《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登载的“骑车出行最时尚”的文章,介绍了丹麦人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活方式,颇有感触。

丹麦人崇尚自行车出行。早晨,车道上骑自行车的人们冒上班;学校门前,很多家长骑带斗的自行车送孩子上学,而开汽车的则是凤毛麟角。无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骑自行车人的身影,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戴着头盔,像运动员一样疾驶而过,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丹麦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七。当年汽车也曾快速增长,城市道路出现拥堵,20世纪七十年代又饱尝能源紧缩之苦。这使丹麦痛下决心,从20世纪80年代起,哥本哈根大力修建与人行道、机动车道分离的专用自行车道,如今已达350条专用道和40条绿色快捷道,数千公里之长;同时修订法律,允许自行车上轮渡、火车、长途客车,使自行车在全国畅通无阻。哥本哈根因而成为国际自行车联盟授予的世界第一座“自行车城”,自行车也成为哥本哈根城市的文化符号。

目前,丹麦人口550万,人均拥有自行车0.76辆,而中国是0.32辆。对丹麦人而言,骑车出行更是一种现代而又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便捷,不必为交通拥堵浪费时间。二是节能环保,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运动健身,省钱身心。

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大城市也渐渐开始出现车满为患的窘态,一些驾车族开始共鸣驾车上下班的困境,一些大城市三天两头就会被雾霾所笼罩。为此,有的城市出台了单双号出行、摇号购车等限制机动车的政策,有的城市开始发展空中交通、地下轨道。然而,这些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不妨借鉴丹麦的经验,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创造良好的骑车出行条件,这才是缓解交通、净化环境的良方妙药。当然,这是大的调整,牵一发则动全身,还需要诸多政策的配套。中国可能还不具备丹麦那样的调整气候和条件,但我想人们是会期待到那一天的。

康尔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6502/

自行车的评论 (共 17 条)

  • 荷塘月色
  • 婉约
  • 晓晓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昆仑一刀
  • 龙飘飘
  • 淡了红颜
  • 春暖花开
  • 聿铭
    聿铭 审核通过并说 一辆自行车承载着作者对过去的依恋,也告诉我们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 keitasaber
    keitasaber 推荐阅读并说 我喜欢读前辈们这样的文章,可以学习很多往昔的知识。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请写下评语精彩之文 欢迎去我空间踩踩
  • 秋实

    秋实感谢各位老师的审读和评语!

    赞(0)回复
  • 秋实

    秋实回复@丫丫:感谢丫丫!

    赞(0)回复
  • 秦渭渔樵

    秦渭渔樵自行车的记忆!美好又无奈!

    赞(0)回复
  • 秋实

    秋实回复@秦渭渔樵:感谢渔樵老师!

    赞(0)回复
  • 白山黑水

    白山黑水我们不妨借鉴丹麦的经验,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创造良好的骑车出行条件,这才是缓解交通、净化环境的良方妙药。美好的回忆,中肯的建议。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