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南游记

2014-01-06 09:13 作者:景东民中邱祖勇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江南游记

景东县民族中学 邱祖勇

这江南的秋,似乎等待着什么,碧水绿树之间还在吐露丝丝的意。冥冥之中,我与江南似乎早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身临素有“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周庄。徜徉于碧水之滨石板古道,绿水悠悠,柳影依依,双桥恋恋,炊烟袅袅,篷舟弋弋,桨影声声,品味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韵致。步入沈厅,覆砖飞檐、墨栋刁角、假山池沼、曲径通幽,玩味着江南经典民居的古色古香。信步融身“南湖秋月”,长桥卧波、民居卧溿、柳条点缀,那一片映着白云的南湖水色,那一排白墙青瓦的江南民居,那一蓑随风微荡的淡绿丝绦,好一幅静谧淡雅的“中国水墨画”。走在幽深绵长的江南小巷,憨憨地想着下一场,痴痴地想着一个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有着丁香一样的芬芳、有着丁香一样的忧愁”的丁香姑娘,轻轻执手,感受戴望舒深情幽怨的《雨巷》。可惜啊,望穿秋水,雨没有下,丁香姑娘也未曾出现,浮上心头的还是戴望舒那首品了又品、味了又味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脉脉含情的周庄水韵,微微撩动心海的层层涟漪。

周庄情韵还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时候,便风尘仆仆赶赴杭州,迫不及待走进西子湖畔。走过苏堤,一路的柳丝飘飘、绿影婆娑,一代文豪苏东坡似乎近在咫尺之间;走过花港观鱼,康熙“花港观鱼”的题字历然在目,乾隆“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的题诗清晰可见;走过牡丹亭,瑟瑟秋风之中,牡丹虽已残败,却也勾起对汤显祖代表剧作《牡丹亭》的几多回味,不免也对杜丽娘、柳梦梅的故事唏嘘不已。

泛舟湖上,游目孤山,不禁吟起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西湖之游的经典之诗,虽未能领略香山居士笔下的西湖早春美景,秋色之中思味诗中之春,却也别有一番滋味;游目楼外楼,宋代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千古名句不经意之间颤动心扉;游目断桥,许仙与白娘子初次相遇的身影似乎还在缠绵。那平湖秋月的古筝之音,那三潭映月的月之景,那湖心亭看的淡然之态,痴想迷思之中久久萦绕心间。

走下游艇,徐移数百步,走进雷峰塔,凝视颓圮的老塔,回溯着一段创伤与沧桑的历史,回味着一个哀怨和凄婉的传说。登临塔顶,举目四望,西湖美景尽收眼底;游目骋怀,一股浩然之气心底翻涌。一瞬之间思绪翻飞,不由想起鲁迅先生的经典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别样的感触也会瞬间涌上心头。

步入胡雪岩故居,那种煞费苦心的构思,那种耗费巨资的营造,那种无可形容的气派与辉煌,走一步就会有一个惊奇。时光流逝,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只留今人的一腔羡煞与评叹。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怀古伤时之诗,或许可以为红顶商人胡雪岩传奇的一生做最好的注解。

周庄水韵、西湖秋景、名人故居,一路轻轻的走过,不想惊扰尘封的时空;一腔细细的回味,不想辜负灵动的机缘。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1468/

江南游记的评论 (共 8 条)

  • 剑客
  • 婉约
  • 荷塘月色
  • 晓晓
  • 三角梅
  • 音水禅
  • 上善若水
  • 昆仑一刀
    昆仑一刀 审核通过并说 引用全诗让文章内容和结构都大打折扣。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