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泠印社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2013-12-26 08:22 作者:黄朝霞的文化散文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近,我对杭州西泠印社进行了一次学习考察。时间虽短,收获颇丰。

西泠印社于1904年创建于杭州西湖,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自著名书画艺术家吴昌硕担任第一任社长以来,该社经过百年的发展,现在巳成为以社团为基础,兼具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图书出版、生产销售、展览交流、文物收藏和保护,集社团、事业、企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集团。

西泠印社从一个社会小团体发展出文化大产业,它们的快速扩张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文化自强,是西泠人不灭的信念。 西泠印社创立之初,众多的金石名家,便立志于弘扬和发展国粹。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石潜等人相聚西湖,研讨印学。于是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印社以"研究印学,保存金石,兼及书画"为办社宗旨,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大师慕名而来。1913年,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1949年,西泠印社收归国有。社团活动步入正轨,在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影响扩大,规模空前繁荣。西泠印社现拥有社员313人,分布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一步确立了西泠印社作为篆刻传承代表组织和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

文化创新,是西泠印社发展的不竭动力。 西泠印社始终以一种现代意义的社团组织形式从事古典的艺术探索,以宽松的运作理念主张艺术的多元性,延续着创社以来每年秋两季雅集、逢五、逢十周年庆典和社员不定期聚会的社团运行模式。每年以孤山社址为中心,公祭印学先贤、举办社员作品和藏品展览、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等活动,诗词吟咏、笔墨酬唱、赏鉴珍藏、品茗清谈均无不可,在传统文化土壤日渐衰微的当代文化环境下,依然生动完好地保存着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文化形态。西泠印社在文物收藏与研究、编辑出版、对外文化交流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藉海内外社员与各界贤达之力,对各类文物遗存博采旁搜,藉资考古,位于孤山西泠桥畔的中国印学博物馆为我国惟一的印学专业博物馆,西泠印社印学图书馆则专收一切考论金石、古器、书画等之书籍,供同人鉴赏研究之用。西泠印社还搜辑、考订、出版了大量印谱、碑帖与印学研究著作,刊行海内外。西泠印社还着力于篆刻艺术的传承、普及与推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举办篆刻作品评展、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展等大型专业赛事,近年来还举办了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百年西泠·中国印”、“百年西泠·西湖风”、“百年西泠·金石缘”等大型国际性艺术选拔和创作、展览、研讨活动,在海内外印学界产生广泛影响。2009年,西泠印社借助申遗成功的历史契机,迎来了各项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活跃时期。其中独具时代特色与创新精神的积极尝试,便是组建成立了西泠印社数字传媒公司,以顺应“全球化、互联网、新经济”趋势发展,推动西泠印社“二次创业”。2009年12月10日,由其运营管理的中国西泠网在杭州开通上线,开启了西泠印社“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序幕,具有百年历史的西泠印社正式进军互联网。中国西泠网,围绕“服务社团、服务社员、服务社友”的中心理念,以网站为基点,拓展微博、微信、手机报、APP应用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全面及时地展示西泠印社社团及社员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方面的信息动态,承担起西泠印社官方发布平台的重要职能,为印社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信息平台支撑和数字技术支持。在建社110年大庆时,中国西泠网上不仅有详细的大庆活动安排,还对活动现场实况进行了及时和详细的发布。吸引海内外重要印学社团60余家参加,各陈近年力作,珠玉琳琅、各显风华,是当前篆刻界社团组织创作实力的一次集中亮相。而在展览开幕的当天,在中国西泠网的网络展览部分中就可以及时查看到本次国际印社联展的每一件作品图录,即使你未能赶到展览现场,在家依旧能欣赏到联展中的每一件作品,无须为错过这次展览而感到遗憾。西泠印社既坚守中国文化的传统,又善于吸纳现代科技信息资源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使印社的发展充满活力。

文化产业,是西泠人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新跨越。改革开放以来,西泠人以敏锐的文化视角,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他们乘势而上,先后成立了西泠印社文化产业集团公司、西泠印社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西泠艺苑、西泠印社出版社等一批文化企业。还兴建了印学博物馆、印学图书馆,开辟了西泠印社风景区。他们通过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琏,将文化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1日,是以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为出资人的国有独资公司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整体运作西泠印社社委会管理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作为西泠印社经营性产业的主体,集团公司总体定位于艺术品业,完善产业链、创新经营业态。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组织集团化、产业高度化、经营集约化、市场国际化”的方针,以“西泠印社”品牌为核心,吸引社会力量共同投资艺术品原创、展览、出版、广告、鉴赏、画廊、拍卖等领域,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品业产业链和涵盖社团、事业、产业的立体化品牌体系。西泠印社拍卖公司创立以来,便成为中国南方艺术市场的领头羊。西泠拍卖秉持“真乃居先,诚为业本”的创业宗旨,凭藉西泠印社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书画为经营重点,文玩杂项、油画雕塑、古籍善本等诸项并举,每年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拍卖会,截止2010年7月,已成功举办11场大型拍卖会,总成交额逾32亿元,在中国古代书画、篆刻砚台等文房领域位居国内艺术品拍卖翘楚之列,并创造多项拍卖纪录,享有“江南第一槌”的美誉。仅年秋季拍卖会,便创下可观的经济效益。12月17日,为期四天共24个专场的2013西泠秋拍稳健收官,总成交额7.13亿元,总成交率83.4%。西泠艺苑已进驻文化商家50多户,有望成为华东第一大艺术品市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文化的力量在于给人们以极大的智力支持,同时给人们以精神支柱。西泠印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又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仅此一点,足以值得文化界同仁的深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8628/

西泠印社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