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豫北叙事曲》叙事

2013-12-12 14:44 作者:不为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豫北叙事曲》叙事

豫北,河南省北部,再准确点就是河南省黄河以北,包括安阳、鹤壁、濮阳、新乡、焦作、济源等地市,这一串地名喊起来都是那么响当当的如雷贯耳,历史长的随便一翻都能发现华文明的源头的痕迹。但是作为它们整体的称谓“豫北”的名字被人们提起的机会却并不多,比起那陕北、湘西等地名不知道差多少了。我知道并熟悉这个名字全是因了那首著名的二胡曲《豫北叙事曲》。

《豫北叙事曲》诞生于一九五八年,比我的年龄还大些,可以说我是听着这首曲子长大的,但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是没有录音机的,唯一的渠道就是收音机,所以能听到的机会比过年都难得,那么好的音乐又怎么能听的够呢?因此每次听都显得那么珍贵而难忘。

记得以前收音机里放这首曲子前常会讲解一番,比较权威的解释大致是:曲子表现了解放前豫北人民的苦难和解放后人民的喜悦。我自觉对这曲子真是喜欢的不得了,但听了那权威解释总有些忐忑,怀疑自己的理解、感受能力。我曾经仔细的去听,但却从未因这曲子所表现的苦难流下一滴眼泪,也从未被豫北人民解放后的喜悦而欢呼雀跃手舞足蹈。现在想来那样的解释到真是把这音乐看扁了,豫北这片土地从来就不缺少苦难,这里的人们也从来没有停下追求光明的脚步,苦中寻乐也正是中华民族性格之韧性的体现,悲欢离合何其多,又何分解放前后呢?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除去政治的标签和人们赋予它的现实意义,最后展现给我们的最本质的属性其实也就是一个“美”字。一件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生动而真实的存在,它带着自己独特的气质独特的灵性行走于无垠的时空之间,它早已属于这个世界。即使它的作者想要表现什么那也仅仅是他的事了,作品的意志和命运却有自己的独立轨迹呢。

我大言惭惭似乎几句话就剥夺了这曲子的作者对它的所有权,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大概不会生气,《豫北叙事曲》从诞生之日起就早已属于喜它的亿万乐迷,属于全体的人民,属于这个时代,属于永恒的历史。岂止这首曲子呢?刘文金先生本人不也早已以他的才华他的创造融入民族音乐的血液之中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就在前些天无意中从网上惊悉,刘文金先生已于今年(2013)六月二十七日 22时21分溘然长逝,痛惜之余我似乎又找到一条要写点文字的理由,好像有种责任督促我尽快写下来。

刘文金,河南安阳人,1937年5月生于河北唐山,长于豫北,自幼喜爱音乐,195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创作《豫北叙事曲》的时候还是大三在校学生,作品问世以后引起强烈反响,很快被列入高等音乐院校二胡教材,后被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无数音乐人对《豫》曲的成功之处从各个角度进行详尽阐述,不吝溢美之词,肯定它在二胡音乐方面里程碑式的意义。一出手便是惊世之作,可谓大器早成,更使人想到那句古语“自古英雄出少年”,不由得不使人寄予更大的期望。但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确实常存在一种现象,以巅峰之势突入艺术领域,往往穷其一生也再难超越自己,刘先生又能怎么样呢?

刘先生就能打破这个魔咒,历二十年的厚积而于1979年终于薄发,一首比《豫》曲更加恢宏更加震撼的作品横空出世,其作曲手法更加大胆,其气势更加宏大,其蕴意更加辽远,其影响也更加深远,这就是著名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其实对于《豫》曲来说我是不敢自认第一情郎的,因为我知道有那么多的人在为它痴为它醉,为它歌为它累,因它而心灵得到慰藉,因他而命运发生改变。我的恩师李林亭先生自幼学习二胡,艺校毕业后进入部队文工团,后来转业地方任文化馆长,退休后以澎湃的激情开始了他的二胡教学事业。那一年天李老师带着他的一批高三的学生来到我的琴行,进行高考前强化训练,有很多就是拉的《豫北叙事曲》。每天上午练琴的时间,李老师把外套一脱,长发猛甩,如一个将军带领学生们热火朝天的练将起来,颇有些你追我赶争上游的劲头,让人看的都热血沸腾。区区陋室内实在装不了他们如火的激情,于是有的同学干脆拿把凳子搬到室外来练。大冷的天一帮男男女女的学生在室外拉二胡也算是这北方冬天里的一景,引得路人驻足,也引得我们聊城的二胡名人王含庄先生羡慕的不行。

王含庄老师和我恩师是艺校时期的同学,如今看到这情景大受感染,也有点热血沸腾起来,很想一试身手尽一己之力,跟我们喏喏解释意思大致是:其实他拉《豫北叙事曲》是最拿手(擅长之意),因为他从年轻就非常喜欢这首曲子,练的也很用功,并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家离豫北也更近(王老师乃山东阳谷人,阳谷和河南搭界)。我心中不免窃笑:把家离豫北比较近拿来当作能把《豫》曲拉的好的理由未免有些勉强吧,不过那对《豫》曲的喜爱到真是其情可鉴呢。

我虽然不会拉二胡,但却学过音乐,知道叙事曲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但偏偏就常对着那《豫北叙事曲》的题目望文生义的猜想:豫北那里究竟有什么事呢?豫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竟使的《豫》曲这般婉转,这般勾人。一个念头开始生成:我要去豫北看看啊,我要去寻找豫北的故事啊,那里可是刘文金先生的老家。这念头如一个虫儿长在了心里不断爬来爬去从不安生,撩拨的心尖痒的不行,我要去豫北,我终于要去了。

那是在夏天的一个普通的日子我赶到了安阳,兴冲冲刚欲乘公交车去刘文金先生的老家,但司机师傅告诉我,去那里的路因下积水近期不通了!扫兴之余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问号,这几天并没听说下过大雨,何至于道路不通?其实那个地方离市区并不是太远啊。那里竟是一个什么所在?如今是一种怎样的境况呢?

等回到家第二天从微信上便知悉安阳的朋友刚投入到抗洪救灾的行列,正忙着安置从行洪区撤出来的群众,学校的教室、餐厅等等都成了灾民的临时安置点。所幸灾民们的生命无虞,生活无忧,有党和政府的关心,但,家没了,这又算是当今豫北这片土地上怎样的故事呢,不由得还是让我产生一些浮想。

我再次去时已是大约在冬季的一个雾霾与雨交织的天气里,飞轮驱车走街串巷千回百转,终于赶到安阳东郊凤凰山下一个叫作大寒屯的村庄,这里便是刘文金先生的老家了。村民们对于他尚不陌生,有的还记得先生早年回家乡搜集民间音乐,帮助村民成立娱乐队的情形,更难得的还遇见一个刘文金先生小学时的同学。但我问起《豫北叙事曲》他们大多却并不熟悉,我说:你们豫北的故事全中国都知道了,你们豫北的歌全国人早听到了,刘文金先生早就把她写进了曲子里了,你们也肯定是听过的。

刘文金先生出生在唐山,小学在安阳老家度过,中学就去郑州上学了,后来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就一直在北京,所以在老家生活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却是深深的得到豫北这片土地与文化的滋养。他把辉煌的激情和耀眼的才华献给了他的故乡,以非凡的身姿突入乐坛,豫北以她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世道沧桑孕育出如此超凡脱群的音乐大家一点都不奇怪。

关于刘文金的介绍,很多资料上都写的是唐山人,我们不知道是刘文金先生因为给祖籍地写出了如此伟大的作品,从而对出生地怀有某种亏欠?还是因为自己的身世一栏标注了唐山人,从而对祖籍地怀有某种亏欠,才写出如此伟大的作品?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他对于家乡豫北真挚的热爱。

是的,豫北这是让人爱的地方,连我也爱上了。

写了三年,这次可以收笔了吗?

2016.11.2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4801/

《豫北叙事曲》叙事的评论 (共 7 条)

  • 少华山
  • 春暖花开
  • 晓晓
  • 今生依梦
  • 纤纤柳絮
  • 醉死了算球
  • 海虹
    海虹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问候作者,欢迎来我的空间踩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