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齐鲁青未了——泰山行

2013-10-27 20:54 作者:哪一臉的悲傷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家乡没有山,有的只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所以从小就没见过山。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没见过山,他把山幻想成一个圆而粗的柱子,我想小时候的我对山的幻想也就大致如此吧。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见到了一些山,但留给我印象的还是人们赋予给它们的故事或者是一段悲壮的历史,究其外观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今登过了泰山,不得不感慨万千,山就是山,巍峨,雄壮,高耸,奇特,壮丽等词汇瞬时涌入脑海。等到身体不再疲倦了,心情平复了再去回味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伴随着大巴车一路的颠簸,我们走进了象征着传统天圆地方的天地广场,即将踏入这被誉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泰山。在我们头上天是蓝的,映入眼帘的是十二根大理石柱子,上面的龙雕栩栩如生,广场外车水马龙,广场内人来人往。站在广场中间联想着曾经祭祀封禅的十二位帝王,感受着帝王举手投足间的气度非凡。

过山车一路地飞转,高低快慢,一百八十度弯,连续弯,惊险刺激,车窗外是悬崖峭壁,高高低低的树木之间夹杂着一条沟壑纵立,多的季节能否看到溪水顺流而下的情景呢?还有那多雾的季能否有云气滋生,然后有只飞飞过打破往昔的那份平静呢?

四面八方的人从中天门的石阶涌入,道路旁是下面树木伸出的树冠,和五花八门的店铺。夹杂在人流中的还有那皮肤黝黑的挑山工,挑着货物一步步向上爬,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他们生活的艰辛。峭壁上刻着古往今来名人书法,抚摸着挂着岁月痕迹的石刻,感受着文人墨迹陈旧的犹存。

登山的过程是苦的,但其中却实有甜美在。 你看那站在高处斜着身子向你眺望的松树,好像逾越了百年只为等待你的到来。道路两旁山峰对峙,古松层叠,苍翠蓊郁,天风莽荡,松涛大作,虬舞龙吟,实为大观。途中累了小憩,路边的松树支开了它那墨绿的大伞为你赠送一片阴凉。

不知走了多少的阶梯,不经意的转身,才发现自己已在悬崖峭壁之中。再抬头看看那段通往山顶的天梯,山顶的红房子就在眼前,却怎么还不快快的到来。此时想想那勤劳智慧的的古代劳动人民筑造了这泰山标志的一景,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怀着那份崇敬踏过每一阶,来到了南天门。伴随着秋季的凉,山顶的风阵阵吹来,阳光照到身上给人一种日暖的感觉。站在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石碑前,一览群山,正如杜甫所言众山小。向北延伸的拱北石斜出观日峰,虽然没有看到日出也没有看到苍茫海气连云动的壮观景象,以及那份水赋予山的灵动,但就泰山雄伟的底蕴,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却愈发明显了。正如那句诗所言“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此处来形容泰山却是恰到好处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期限所致和泰山一一告别。行至中天门时间宽裕,选择步行下山,幻觉自己置身于这人来人往,无争无分的古老而悠远的境地,聆听松涛阵阵,淡看花开花落却也不枉此生了。归来,那一幕幕雄伟壮丽的画面在心中涌动,感觉泰山之美无法用用语言来形容。咀嚼身临其境的点滴感受,写下此文,我的心仿佛又飞向那弯曲盘旋的云梯。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1350/

齐鲁青未了——泰山行的评论 (共 6 条)

  • mxjylook
  • 婉约
  • 何时明月
  • 雪儿
  • 丸子渣
  • 叶婉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