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2013-09-04 10:52 作者:千里马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自赎的悲伤与时代的叹息

——读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黄叶斌

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原载《十月》2013年第2期),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为了个人的前途和照顾母亲在城市打拼奋斗的悲剧故事。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宏观情况下,作者以一个普通青年成长经历和自赎败北的典型个案,告诉人们:在美好愿望与现实困境之间,应该怎样寻找到一条过渡、平衡和实现的路径?在崇尚个人奋斗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知识青年应该如何寻求一种专业、社会和理想的结合点?在目前盛行“拼”的时代,一个毫无权势背景的大学生,应该怎样在就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获取一种在规避制度缺陷和时代硬伤中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这篇“新写实”小说,带给读者诸多思考与反省:一个优秀而富于才华的大学生,为何在城市的就业大军中惨遭失败?难道仅仅是个人的素质问题吗?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是否能够在职场上得到真正的实现?社会资源的发现、积累和利用,在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和成功的过程中,会扮演一种怎样的角色?主人公凃自强因癌症晚期而殒命的结局,是否在自赎的悲伤中,给人一种深情怜悯和时代叹息的警示与呐喊?

从文本来看,作者对于主人公寄予了同情和惋惜的情怀。凃自强是从贫困而荒凉的村子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为了节省车费,上学路上是边徒步边打工的;为了节省生活费,他在学校食堂打工几年,没有乱花一分钱;他所使用的手机、电脑等,都是同学赠送的废旧物品;本来导师看好他的品学兼优准备接纳为研究生,可是,因为一场家庭突变父亲病故而放弃了这次考研机会;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发展自己时,因母亲在身边发生的几次意外而数次搁浅;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时,他将母亲妥善安置在寺庙里,并且托付同学照顾……这些情节并不复杂离奇,好像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平常事件的缩影。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中的现实之痛:在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公平、不对称、不完善的现实背景下,一个人的成功和成才需要付出怎样的高额成本和人文代价;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改革开放年代,社会阶层固化的危险是怎样在侵吞、毒害、剥蚀、异化着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大学生的事业前程和人格尊严是怎样被贫富环境和世俗眼光的利剑所阉割、中伤、玷污、肢解的。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当下的大学生群体(主要指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就业创业者),也是属于与下岗工人农民工和残疾人一样的弱势群体范畴。不同的是,他们是以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于中国的劳动力舞台上,其打拼磨砺的程度和获取成功的机率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楷模。他勤奋而踏实、顺而真诚、节俭而质朴,在他身上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美德的人格魅力。可惜,他的种种努力却因为工作的窘迫、生活的尴尬和命运的作弄而陷入悲剧的泥淖。他与现实的碰撞、与命运的抗争、与潜规则的对弈,皆是个人单枪匹马地奋斗的写照。在没有外力的援助和社会资源的利用下,个人力量是多么地卑微和脆弱,是多么地不堪一击。其实,作为一个励志的典型,一个职场的奋斗者,一个囧途的跋涉者,我们在肯定其勇气和意志的同时,是否还是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公平环境和一种制度的公正实施,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就业具有何等重要的制约、指导和引领作用。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该小说的主要创作手段。如同辈人生存境况的对比:那些凭借父辈的权力优势而获得较好工作岗位的同辈人,那些学业平庸而趾高气扬的职场白领,那些不学无术而耻笑蜗居者的所谓“精英”,对于像凃自强那样的无背景无资源无基础的奋斗者,是一种怎样的亵渎、嘲讽和挤压。当然,还有社会温暖与现实困境的对比:在主人公徒步上学的路途上,许多好心而善良的民工、农民和乡亲给予他及时而有效的物质援助;在学校食堂打工时,工友师傅们总是对他特殊照顾,免去他的生活费,并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同学的废旧电子产品,能够无偿地送给他使用……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举措,对主人公的孤寂内心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对他的孤身奋斗也是一种道义的支持,对他的几乎绝望的困境更是增添了一种希望的亮色。尽管文本中没有一句评判议论的词语,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两股暗流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生活河床上的奔腾态势。

作者的语言风格,依然延续其冷静内敛而客观中肯的特点,于细节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展示着其平静叙事中的激愤、诗意描述中的褒贬、个案解剖中的思考。可以说,凃自强这类人物形象,他的自赎的悲伤,折射出一种时代的叹息。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长期存在的条件下,农村青年的身份认同的焦虑是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但是,对于当今和未来的大学生们,对于社会人力资源的主管部门,也是一种激励、一种反思、一种呼唤、一种观照。它的警示意义,在于如何从制度层面上,给予大学生就业更多的人性化的关注、理解和援助;同时,社会就业机制的确立,如何更加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5965/

读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