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

2012-02-20 23:16 作者:七年之痒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现下已经2012。看到这个数字,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世界末日,但大多数人应该仅是调侃而已,并不当真。我在调侃之余仍旧埋头读书,仍旧扮演书呆子的角色,然而我知道这只是短暂的扮演,骨子里头早不是当年的书生。

这两年断断续续读了不少杂书,李敖、钱钟书、鲁迅、张玲、三毛、韩寒、张小娴等,中学时代念想中的大师级人物的作品基本上有过涉猎,有些其实前几年就读过,比如钱钟书的《围城》,但伟大的作品是经得起反复推敲而魅力不减的,这些作品不管放在什么样的年代都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有人说这是网络的年代,也是网络小说的主流市场,我不知道,总之我是不愿付几块甚至几毛钱去读一本网络小说的,即使我经常从书店几十块一本的把书买回来。直到有一部不是网络文学的网络作品的出现,那就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带“儿”音的书名,很官腔,事实上作者本人就是公务员,当年他写历史的时候只是兴趣使然,很业余,但他写出来的东西却很专业,专业到很多明史学家都望尘莫及,从后来他成名后经常受邀出入国家历史科学院研究所、经常和一帮历史学家开会讲座等诸多活动中就窥一斑可见全鹿。当年明月写的明史很通俗,几乎每一个中学以上水平的人都能看懂,也很幽默有趣,所以让人越往下看越是为这些诙谐的文字痴迷,他叙事的方式很灵活,多样化而有条不絮,有小说的观赏性却不乏历史读物的厚重感。

各传媒各资深读者三教九流等对当年明月的溢美之词太多,我就不废话了,明月也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相反他说的很多观点都一针见血,比如他说“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又比如“其实这个世上很多事,本不需要理由,之所以需要理由,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找抽,抽久了,就需要理由了。”这样充满智慧的话在整部《明》书中数不胜数,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老到,尽管作者很年轻,只有二十几岁,有人说他是二十多岁的年纪五六十岁的心智,也有人说他是上辈子看了太多书憋屈,这辈子要写出来。不管怎样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明月用他的才华用网络为我们贡献了这部“历史中的小说,小说中的历史”,史书和小说这两个概念在这本书面前是模糊不清的。所以当我买了实体书之后,我在标题旁写下“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我推崇这本书,没有太多理由,关于作者本人、充满魅力和智慧的字句、轻松的历史阅读体验以及个人对历史的迷恋等等,这些都不是站得住脚的因素,和广大书迷一样,就是爱看就是喜欢就甘愿为她茶饭不思昼攻读,这个理由足够。于是这本书便成了我近年来似乎唯一一本从头到尾完完整整一字不差阅读的书,尽管由于上班的原因看书的进度比较慢,历时近两个月,俨然阅读马拉松,洋洋洒洒百万言,每天少则读万余字多则读十万余,日复一日,最终在元旦前日读完。这是一个好兆头,不吃隔夜饭,不读跨年书,不至拖沓。

少有写关于阅读的事儿,特别是读书笔记一类更是从未触笔,感觉读书就好像吃饭,吃完得消化,而这是很自然的过程是绝不能用棍棒等辅助工具翻搅以促进消化的,读书笔记正好比这棍棒,好比续在狗貂后面的尾巴。我更趋于五柳先生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境界,读过能消化自然好,消化不了也是自身消化系统所限,无须强求。这一次是个例外,不单想写,而且有很多话要说,隐隐有如黄河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说这本书如何如何,也不说阅读感悟读后感,更不说你认为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是什么样的人,这让问想起中学时代的历史考试,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问答题还是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问:张居正是好人吗?答:是。又问:袁崇焕是民族英雄吗?又答:是。记得有一次我就凭这些标准的答案险些考个满分(一分之差),那时的心灵多么幼稚,教育多么会糊弄人,简直误人子弟,多年的上学经历教育我历史就是这样,黑白分明,共产党总是伟大的,蒋介石总是龌龊的。回顾这历经十数年的教育硕果,我很受伤,在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我更受伤。

事实证明,学校里的很多历史教材只是历史真相前的一道障眼法,突然想起萧煌奇唱的那首歌,“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我就这样黑白不分度过我懵懂的少年。从某个角度讲,明朝那些事儿似乎也有许多是黑白不分的,一个人为了登上权力的巅峰,起兵篡位,踏着无数无辜的骸骨,上位后却开创了一个盛世,他就是朱棣,永乐盛世的缔造者,这样的人是黑还是白?另一个人一上台就励精图治,先办了为祸一时的阉党(魏忠贤等),启用将(孙承宗等)才巩固的辽东防线,似乎勤政爱民,后却成了亡国之君,他就是人说昏庸无能听信谗言的崇祯皇帝朱由校,这样的评价似乎有悖于印象中的教科书和电视剧对崇祯皇帝的解读,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是黑还是白?这就矛盾了,一个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一个做皇帝的好人不一定是个好皇帝,这就是赤裸裸的历史真相,这就是人性的复杂。

书读到后来我有点后怕,因为作者有时候把人性解剖得那么透彻,对人性了解得越深越是感到恐惧,太复杂,黑白好坏失去了界限,人欲望的扩张有时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可恐可怖,你永远也不知道出现在你面前的笑脸下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爱慕你或者想阴你,嫉妒你或者想与你交好,当那颗心血淋淋的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也只得血淋淋的接受,这血淋淋的昂贵代价倒是其次,最好祈祷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人的心灵由两部分组成,阴暗的,光明的,好人其实就是大部分时间光明的部分占据了心灵的大部分,即使偶尔阴暗一把也不能掩盖生活中散发的光明。

写到这里已经觉得该歇了,篇幅太长的扯淡不是我所好,按自己的方式去活着,去思考,去码字。新的一年,什么展望未来,规划将来,明天更美好之类的屁话就不说了,只希望不是世界末日,我还想多活几十年,因为兀然发觉原来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东西充满着希望,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把时光耗在上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1363/

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