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禅庭植福善,翠冷泛清香

2012-01-17 16:47 作者:传情龙霸江湖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禅庭植福善,翠冷泛清香

——“福善翠冷”禅意略解

如果不学佛法,我们就不会知道“福善翠冷”恰是我们内在的一种文化涵养,是我们人格的一种表征。宋濂,作为诗人定义佛寺的风景特色,拿捏得准确无误,才得到这个认知。这就是要我们后人来体悟“福善翠冷”的价值所在。

您看,这样一面中国巨大的“禅诗牌坊”,就矗立在浙北名刹——香海禅寺的正门处。人们一进门,迎面就是这么一扇大大的“禅诗牌坊”,在欢迎你。也是在给你一个参禅悟道的机遇,看看你能不能参透这么一个公案——在“福善翠冷”的接引之下,进入禅的境界,达到佛法的至深处、极高处、最究竟处……

整个牌坊就是最朴素的那种水泥墙面,是平常的那种灰色。牌坊正面雕刻着四个大字:福,善,翠,冷。墙入字,字如墙。从色泽,到字迹,这都是一种开示,都在演说佛法。

“福善翠冷”这四个字,就是有名的濮川八景之一,是明朝大历史学家宋濂对桐乡濮院香海禅寺前身——“福山寺”当年风景的概括。且在八景之中,位列第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而宋濂的整首诗,就雕刻在这个大牌坊的背面,只要我们绕到里面回首上望,就能看到全部禅寺的内容,其是竖读:

太古烟霞错绣楹,拍天苍翠缬虚明;

擘开千佛无文印,不似空题雁塔名。

虽然仅仅作为七绝,不过就四句话,但是却非常脱俗,是当年宋濂参禅悟道境界的一个全然的展示,包含了其对佛教文化和本地风情,及其个人那人生体悟等等方面的精华,是其“反闻闻自性”的一个凝注和冶炼。

福善寺作为濮川当年第一景,为什么被宋濂感知到是“翠冷”的呢?“翠冷”作为一个佛教的美学意像,具有怎样的度人意蕴呢?

福善寺的原名,就是一种儒释道文化汇合的一个因缘。我们中国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个文化的鲜活人证。我们身体里流淌的就是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儒释道精神的血脉和气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有这样一座寺院,人心就是道场。只要人心是纯真的、是平直的,没有扭曲和污染,那就是一个清静、庄严、殊胜的好道场。从这个为众生的福和善,来种植、培养和保护立场出发,寺院好像是社会的,外在的。其实不是,真相是寺院就矗立在我们的心地之上。人和寺,在宇宙人生的整体构成上,是一个整体,是无法分开的。

当您来到寺院,那也是来无所来,当您离开寺院,那也是去无所去。这个就是如来如去,就是如来。这个就是谈论的佛的悟道和普度众生的境界。背离这个境界而生活的人们,那就是处在走向这个境界的半途之上,也是可堪祝贺的和期待的。

可是,有些同修和道友,来去寺院内心当中都比较计较,比较纠结,这个就是不如法的空来空往的结果。而如法的空来空往,是不存在计较之心的。来到香海禅寺是多劫多生以来的一个福报,是一个善果,结果却忧愁烦恼地离开,那就是没有成长,反而在人生的修为上呈现出来一种退步的状态。

也就是说,这里是翠冷的,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应该是心地清净和善良的,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也就是多多少少是个打开了一定心里格局的人。不应该再陷入在“是非人我”的缠缚之间,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那就是没有智慧的一种言行表露。

翠,是绿色盈满的意象,代表了天和天,是万物发生和成长的一种氛围。这个就是我们每天的心情,人要活出一种春天的气息,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生命。保持这种苍翠和蓬勃向上的心态,是我们香海禅修者基本的素质。

冷,是寒冷(冷冻)、冷淡、冷静的意思。相对于红尘世界上名闻利养的大火炉熏烤着的众生,早已经焦头烂额、心灰意冷了,需要一个凉快一点儿的地方,来修整身、心、灵。俗话说:矫枉必须过正。所以,人们就需要这样一个冷一些的地方,来冰冻自己那些不良的情绪和记忆,把三毒、五盖和五十阴魔等等,都统统“冻死苍蝇未足奇”。对名闻利养的一些烦恼,要看得冷淡一些,不要对这些负面的东西太过认真,它们也都是自生自灭的,不必要揪住不放手,在心里去计较。一旦看轻它,它就自行消失了。从热心到冷淡,就是一个绝大的进步,就快接近淡定了。真的能够淡定下来就大功告成了。真的淡定,就能不起心动念了,那就是菩萨的大乘境界。而冷静,就是一种静心状态。静心是人生修养的一个最高的境界。世界山的很多问题,都是在失去静心的时候才发生的。据对的静心状态就是智慧当前主宰万事万物的时候。而我们内心,并没有要去主宰任何什么东西的意思,是无为无不为的那个境界。静心,就是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和大愿力。凡夫之人在生存的过程里,是烦躁不安的。

我们是不是做到了翠冷?这个是达成福善目标的基本功,是基础,是根。有了这个佛根,才能使得生命这棵菩提树,生长得茂盛,最终开花结果。即开善花,结福果。如果不能立根、扎根、养护根,则上来就享受福善,那么就是在透支生命,在损耗精神和物质资粮。

福:既是福报,有百福,有五福之说,犹多福之意。《诗·大雅·假乐》:“干禄百福,子孙千亿。”那么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这些福报里面,如果缺少一个,就是生命不圆满的,都是要使得其他福报大打折扣的。所以,我们要全然地修养身、心、灵,种植每一种福。按照因果规律来说,我们今生的所有待遇和境遇,都是以前自己所种的因,而收获的果。这个就叫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人,如果没有因,没有缘,去攀求命运之外的任何东西,那都是痴心妄想,不可能得到的。人的福报、德能,都是从善良和慈悲心地上面生产出来的,不是贪、嗔、痴的心地能够生长的,

善,即佛家讲究的十善。也叫作“十戒”。“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

可以发现,福和善,都是我们的生命原素,是宇宙人生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被割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不能在任何一个方面放纵自己,哪怕微笑的地方也要注意守节如玉,要全然地来修持。福善寺就是在心田里来打这个基础的。而今天的香海禅寺,就是充满福善的心灵芳香的自然流露,就是香海禅文化的弘扬,带给众生以更多的智慧、更多真爱、更多的福报、利益。而这个寺院,就是我们自己,香海就是我们自心。我们的一切即我们的自心,都是属于有缘大众的。真正的道场就是“无我”的,“十放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人缘”。

一、太古烟霞错绣楹

这个绣楹,指的是福善寺当年的建筑——寺院厅堂殿宇上面的雕梁画栋。这种外在的装饰,好比我们的脸面、身体和容貌,是外在的福报,是一种果。万古烟霞,这个是时间概念的一个拉近,即佛教“三际归于一时”的意思。万古都以当下为根本。烟霞,代表生命体验,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但是,那些烟云霞雾,并非就过去了,还都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雕梁画栋之间。在这里缭绕,在这里彷徨,在这里烘托福善的喜庆。

本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万古烟霞,为什么要错落有致地缭绕在福善寺的绣楹之上呢?因为就是这个绣楹太美了,太辉煌了。这个都是赞叹,因为众生都是着相的,所以就能因应众生的需要,变现出这个景象。整个也是众生共业所感。所以,这个境界,不仅是诗人心中的景色,也是所有与福善寺有缘众生的,也是与今天的香海禅寺有缘众生的。这个“错”字,就是禅语,因为不是执着的意思,才能“错”得起来。如果是反之的“对”,那么就有一种执着的意思在里面。禅,是不计较对与错的。“错”,是一种警觉,是一种观照,是禅的功夫的体现。就以此一个“错”字,才使得整个诗句富有了立体感,充满了禅味……

以上为诗句表面意思的浅显理解,还有更深的。那就是,万古烟霞,错失掉了这个眼前的绣楹。所以万古烟霞是不存在的,都过去了,还是眼前的绣楹最真切,这就是在倡导活在当下的重要。万古烟霞再怎么美妙,也已经成为了过去,不能再执着它了。如果绣楹是佛法,那就是诸法非法。当下的觉悟,就是连同这个绣楹也不能执着,也不挂碍,也能够放得下。不能因为万古烟霞,而昧却眼前的绣楹,也不鞥因为眼前的绣楹,就错过万古烟霞。

二、拍天苍翠缬虚明

因为第一句里没有讲到万事万物的空性原理,所以,这个第二句就通过拍天苍翠来通达那个“虚明”的境界。整个诗句的意象就是告诉我们生活的态度要光明正大,要上合天道,自己苍翠的青春和鲜活的生命才能体现出价值。而最终,因为虚明朗照,我们就能进入大彻大悟的境界。整个精神和生命,一体化的自己,就是一个真我的明证。故,真我,即无我。在虚明处,一切都是明了的,也是没有牵累之映像的状态。七个字,合铸了一个字“妙”。就是佛教的空无中那个妙有的感悟。在整个诗歌意境上,就是体现出禅定所能表达和证悟出的高端层次。在整个虚明的层次上面,把红尘中任何事物和事情再当真,那就失去妙味了,就庸俗了,就堕落了。

三、擘开千佛无文印

学习佛法的人,对佛菩萨是绝对地恭敬有加的。那么这里为什么说要“擘开千佛”呢?这个境界就高远得很了,是成佛的境界,只有大彻大悟的时候,才会超越红尘之人的普通恨、爱,才能在恭敬之上,进入那个绝对静心的状态。而这个至高无上的境界,就是对佛菩萨最大的恭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见我,不能见如来”。所以,在大彻大悟的时候,心中是没有任何一丝牵挂的,内有一点杂尘的。那个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感受,所以,如破我执之后,最后总又突破了佛执,呢就成功了。所以,这句诗,就是要破除人的知见的,也是破除人的我执的。但在这里,能够擘开的佛,只不过是佛像而已,金属的,水泥的,石头的,木头的等等,都是一种物态而已,是教学工具而已。所以,这样的说法就能破除迷信。“无文印”,就是没有语言文字,没有讲经说法,什么都没有,是彻底地空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种境界,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不可言说。这个禅关打破的意象,是非常好殊胜的,完全就是一个禅宗的总结性艺术。体现了禅的不拘一格,无所缠缚和灵活多变的本质。

四、不似空题雁塔名

相对于成佛作祖这个大事因缘,人间福报的功名求取,雁塔名的题榜,也都显得很虚假了。这个是作者和禅行者见性之语。这个境界也就超脱于红尘之中那些名闻利养之上了。贤宗法师曾经在开示中指出:“作为平凡的人,可能会羡慕那些名人。但是盛名之人,却非自由之身。那些明星去商店还得乔装打扮,过马路也得小心翼翼,可能活得并不自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该追求的不一定是名声,而是要追求活出鲜活的自己,活出独特的自己。这就是人生最理想的境界。如果一直沉沦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人生就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也失去了全部意趣。”

禅,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是大自在,大自由,大快乐!也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觉之意……

宋濂这首禅诗写得很绝妙,有高度,有深度,上苍和人间,都包容在笔下,写出了香海禅文化的精蕴。

我们禅修爱好者,就应该按照这首禅诗的标准来修行,以达到身心灵的合一,全然地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慧中完稿于2012-1-17香海禅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33134/

禅庭植福善,翠冷泛清香的评论 (共 5 条)

  • 看戏
  • 滴墨成伤
  • 陌路流年
  • 年心
  • 七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