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发扬“劝酒精神”

2011-09-19 12:38 作者:茶海之心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几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发扬打牌精神》,愚以为“打牌精神”乃是中国的一大国宝;而现在笔者又发现了另外一种精神,名曰“劝酒精神”,这可能又是中国的另外一大国粹了。

说起劝酒,其实早已有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石崇每宴宾客,常令身边美女劝酒,客饮酒不尽者,令武士斩杀美人。一日,他请丞相和大将军喝酒,丞相被劝不过,喝得沉醉,而大将军坚持不喝,石崇就一连斩了三个美人。这下可把丞相吓怕了,而大将军则劝说:“他杀自家人,关你什么事?”劝酒的历史具体始于何时,可能源于杜康酿酒之后不久,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则故事,因为石崇是西晋人,这就说明了在西晋时,就至少有了劝酒的历史。由于有劝酒的习俗,古人还为此写过一些劝酒的诗。如于武陵的《劝酒》诗:“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人生别离。”他以朋友的身份,在劝酒之中,喟叹仕宦浮沉,世事如棋,既是劝勉朋友,也是安慰自己,惺惺相惜之中,“将进酒,杯莫停”,举杯相劝。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当然劝酒也概莫能外。大凡宴请接待宾客,人们往往总是想让对方多喝点酒,表示自己尽到了地主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往往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感觉无限荣光;而如果客人不喝酒,或者只是适当表示,主人往往就会觉得颜面扫地。由此观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往往在觥筹交错之中得到自然流露和生动表达,从而进一步升华,更加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可能正是源于此,每逢宴请接待,人们往往就拼命的劝酒。文明劝酒的,自不必说,那自然就是一种文明;而我们常常耳濡目染的往往却是另外一种,就是把酒场当战场,“以酒论英雄”。这时候,无论“文劝”还是“武劝”、无论“夸劝”还是“颂劝”、无论“奖劝”还是“罚劝”、无论“生劝”还是“死劝”,第一要义是,把不饮酒的拉下水,让他呛过够;第二要义是,把不胜酒力的多灌点,让他飘起来;第三要义是,把能够畅饮几杯的让他开怀畅饮,“拿翻”在地;第四要义是,对贪杯者死缠烂打,轻松送他上黄泉路。核心是激他(她),将他(她),逼他(她),缠他(她),最后是“搞死”他(她)。这可能就是我所表达的“劝酒精神”了。

因为劝酒源远流长,所以“劝酒精神”的表现,就显得丰富多彩,阿娜多姿,而这又主要体现在劝酒辞上。为了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了诸君发扬广大“劝酒精神”,这里不妨不厌其烦地收录一些:

遇到不喝酒的,就劝他(她):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人不喝酒,活得象狗。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不会喝酒,前途没有。喝酒不喝白,感情像流水。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酒杯端了,就劝他(她):感情薄,喝不着;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不够;感情铁,喝出血。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味才有,七两八两也不够。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你掂量。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遇到不推杯的,就劝他(她):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你最行。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朋友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五两,这样同志党培养;会喝半斤的喝壹斤,这样哥们最贴心;会喝壹斤的喝壹桶,回头提拔当副总;会喝壹桶的喝壹缸,大的领导让你当!

遇到官场的小兵,就劝酒:不会喝酒,前途没有。一喝九量,重点培养;只喝饮料,领导不要;能喝不输,领导秘书;一喝就倒,官位难保;长喝嫌少,人才难找;一半就跑,升官还早;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女士劝酒,不妨荡一点: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来几下。

遇到失言的,就罚酒: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遇到站着喝的,就罚酒:屁股一抬,喝酒重来。两腿一站,喝了不算。

……

这时候,倘若他(她)没有徐云峰江姐成钢他们坚如磐石,没有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他们雷打不动,没有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他们始终如一,那就难免正中下怀,就可能只有选择“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选择“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选择“今朝有酒今朝醉”。当然也有善于周旋的。或以言语相对,如:“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酒量不行怕丢丑,自我约束不喝酒”;“屁股一动,表示尊重”;“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或以装病暗渡陈仓,身上带上“药物”,或者带着医院的“病历检查”,装得越像越好。或以装醉示弱于人,喝到一定程度,就像《蒋干偷书》里周瑜装醉一样,最好来个酩酊大醉,来个“现场直播”。或以假接电话,称家里有急事,脚底下抹油,一走了之。但一上酒桌,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此这样呢?这时候,我们就要发扬“劝酒精神”了。而要发扬“劝酒精神”,也不是随便就能够融会贯通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横下一条心,“只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哪怕他(她)是皇帝,也要一鼓作气,将他(她)拉下马来;二要锁定目标,坚决“拿翻”,“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不死心”;三要不怕丢丑,即使吐了,漱口之后也不要中途退场,一定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定要“let′sgoon(让我们继续吧)”,“坚持就是胜利”!只要有拼命三郎的“劝酒精神”,没有什么困难会阻扰我们。这样一来,效果自然皆大欢喜。我们暂不说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思如泉涌,我们暂不说武松十八碗酒打死白额吊睛老虎的英雄壮举,我们暂不说孟浩然“劝君更进一杯酒”送友人西出阳关的情真意切,我们也不必说“桑柘影斜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那社日的迷人场景。我们生活在讲“生产力”的环境氛围中,我们就只说生产力问题,应该说“劝酒也是生产力”,而且可能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呢?一、劝酒就会多喝酒,多消耗酒,就会为国家增加税收,为国家做贡献;二、如果劝酒让人住院,就能够为差额或者自收自支的医院创造收入,让白衣天使们福利更多一点,同时还能够增加就业岗位;三、如果劝酒致人死亡,那也好,因为中国人本身就多,死掉几个又何妨,更何况还能够为国家节约若干吨粮食呢;四、如果是公职人员,又能够忽悠组织,死后还可能是“因公殉职”,子女的就业也有可能得到解决,还会给家庭带来巨额收入,而让自己的家庭提前过上富裕生活。

由此观之,发扬劝酒精神,真是“百利而无一害”。或曰“劝酒要讲良心”,但地沟油讲良心吗?或曰“劝酒要讲文明”,但流氓多的是;或曰“劝酒要讲健康”,但讲健康可能就不是生产力了。作为每个公民,无论为国家计,无论为他人计,无论为自己计,都要将“劝酒精神”发扬下去,传承下去,毕竟这也是一大国粹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74037/

发扬“劝酒精神”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