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江河畔上的断想

2011-03-02 14:51 作者:大山的孩子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八百里清江,像一条绵延的纽带穿越在荆楚大地。她,有着长江的汹涌之势,起伏间激起千堆。她也有洞庭鄱阳的温顺安分,涓涓细流见低吟着山里的歌。

两年前我踏上恩施这片土地,有着陌生而熟悉的感触。记得初遇清江是在一个阴的天气,我一个人顺着河道漫无目的地瞎走。淡淡的迷雾萦绕在河道上空,两岸翠绿的树丛间时隐时现地透着光点。我有些慌忙失措,竟忘记了脚步的方向。看着河道上飘着的薄雾,觉得自己置身于尽在咫尺的天地间。雾和清江构成了一幅风景,而我却是迷了路的人儿。看着风雨桥上的土家族建筑,顿时觉得有种回家的感觉。那不是形体的归宿,而是心灵的家园。

晨曦间的恩施城像睡中的孩子。我漫步在清江的河畔,觉得摆脱了形体的的羁绊。看着眼前的清江像一块绿布铺放在恩施城里,静穆的流水悄然滑过我的心间。清江没有汹涌的浪花,没有激流的喧嚣,唯有一丝温顺平和之气。她似柔弱的女子,腼腆而羞涩。吟诵着那些熟悉的诗句,有着激昂的心情,但很快又被那清江抚平抹去。

缓缓地流水冲刷着水里的石头,水里的鱼蟹敲打了欢快的旋律。我靠近河边,试图探究那彻底的水里隐藏着的“秘密”。看着舒缓的清江水慢慢流过荆楚大地的每一寸热土,历史的点滴仿佛流过的眼前。

我想到了廪君为民族而放弃情时那种切割之痛,盐水女神的死去或许是为了民族的繁荣。看着一支箭狠狠地扎在盐水女神娇弱的躯体,廪君转身离开了这片温柔乡。没有回头是默契。盐水女神幸福的死去,而他却痛苦的活着。

我想到了巴蔓子在宫殿之上对楚做出“宁舍头颅不舍城”的义举,他的头颅换去了家乡人民的安宁;在他眼里三座城池不是一个战利品,而是一个民族的尊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想到了流放郎的李太白登上了碧波峰举杯邀月的身影。他看着清江倾述着自己的经历和心事,举着冰凉的酒杯与黑幕中的明月自斟自饮。一杯下去喝的不是酒精,而是赤裸裸的寂寞

我想到了容美家族除夕之夜吟诗作对的场景。田玄悲悼流连,十余月寝食不安。除夕之夜,写下了《甲申除夕感怀诗》十首,悲感前事,鸣咽成诗,其沉痛、压抑的心情流露无遗。其儿沛霖、既霖、甘霖三个儿子各欲其言,相率步韵汇成《笠浦合集》。这不是对于新事物的排斥,而是对于一个王朝的惋惜和感恩,对于一个民族的深度思考。

我想到了陈连升率子长鹏及六百士兵坚决抵抗,毙敌数百、英勇战死的壮观场面。烟火弥漫,他们却毅然向前。腐朽没落的统治阶级虽然抛弃了他们,但是他们却用血肉之躯去捍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虽然灵魂已经远去,但是他们用铁骨铮铮诠释了什么叫民族精神。

我想到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的恩施人民,失去了往日宁静迷人的月色。然而有一群人却依旧泳装及的只是去安抚那一颗颗慌乱的心跳,是知名教育家、书法家沈肇年,是乐坛奇才之秋,是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抗战期间的恩施用青和知识默默奉献。

我想到了那酷刑下宁死不屈的叶挺将军。在敌人的百般诱惑下,他没有一丝动摇。他用坚强和勇敢去告诉敌人:“我是不怕死的共产党员。”

想着一切都仿佛在昨天,而我看到了清江里流淌着的不是不光是过去故事,而更多是承载者土家儿女的梦想

清江像要出嫁的闺女,对母亲恩施有些恋恋不舍之意。我是土家母亲的孩子,所以我要用我的青春来和清江在一起,永远和清江里的“秘密”在一起。

母亲河,清江,我爱你!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00005/

清江河畔上的断想的评论 (共 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