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古体诗歌的意见

2018-12-19 10:23 作者:床前明月光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李文旺

对于古体诗歌,我是有发言权的,我虽然长期在基层工作,但是,我在1996年,也就是我三十一周岁的那一年,因为创作了大量的古体诗歌而被推选为县诗词协会秘书长。虽然有句话说:“秘书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可是,我这个秘书长虽然许多诗歌好者对我心服口服,可是,要管的事情真的不值得一提。在九十年代的中期,不要说是纯粹和笔杆子打交道的部门,就是很多行政机关的领导,也是清贫清苦的。所以,我这个秘书长反倒觉得充实而又光荣。也许是应了“欺老莫欺少”的地方俗语,我在年轻的时候,听惯了人们对于我诗歌的赞许,甚至啊恭维。按理,我后来的诗歌应该是越来越老辣,不说是炉火纯青,至少不可能还不如以前

可是,这个该死的可是 。我在因为喜欢上了长篇小说的创作之后(发行了四千册的《江西老表》就是其中之一),慢慢退出了诗歌的创作,也退出了诗词协会的领导班子。加上年龄渐渐大起来,又渐渐地老起来。于是,我这几年偶然写的诗歌竟然遭到几个所谓的诗人的无端攻讦。他们攻讦我的唯一理由就是我的诗歌不合韵律,说我的诗歌不合平仄格律的。他们也只能够有这个理由,甚至这个理由也只能勉强找到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的诗歌没有一篇不是押韵准确的。而格律里边,其实就只是包括两大内容,两大内容就是押韵和平仄。既然押韵都无法攻讦,就只有拿平仄说事了。所以说,这种攻讦最多只是韵律的一半。

可是,这些都是些什么诗人啊。我认识很多写诗很快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对仗和押韵,意境和形象思维都是非常优秀的,偏偏这些优秀的诗人对于我的诗歌都比较赞赏,可是,那为数不多而且攻讦我的诗人里边,他们存在的错误其实很多,首先,他们自己的诗歌也并不合符格律,也许平仄可以过关,但是,他们连押韵都往往放置一边。一首诗歌,连押韵都不押,还怎么能够叫做诗歌。在我看来,古体诗歌,押韵是第一的,是排在最前头的,一首不押韵的诗歌怎么可以叫做诗歌呢?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押韵,说的通俗一点,其实就是琅琅上口(就是顺口),在普通话普及得很好的当今时代,对于琅琅上口的东西,除了极其偏远而又不操普通话的地方,也许是个问题,不然,顺口不顺口,其实是傻子都知道的事情。至于意境,形象思维,对仗,等等,特别是平仄,是很多人,特别是普通的老百姓所无法企及的。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等等,有谁不知道他们的韵律美,不觉得它们读起来是那么好听呢?所以,押韵必须是排在第一的。就是这些攻讦我的人,他们自己连押韵都不知道,更有甚者,既不押韵,又同样不合平仄,甚至同时连遣词造句都根本不懂的人,也煞有介事地眼红别人,妒忌别人,想来实在是好哭又好笑。为什么这样说,比如,律诗必须是八句,那么这八句,除了首尾四句(学名叫做首联和尾联),中间这四句号,必须是对仗的,可是,一些人的对实在是莫名其妙的,有部分对仗的,有完全不对仗的。如果这些还可以容许的话,那么,最最不能够容许的就是生造词语。为什么一些诗人会出现生造词语的现象,就是因为古体诗歌常常强调语句浓缩,也必须语句浓缩,如果不浓缩,势必会成为白话文。需要浓缩的话,有些人就像是“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样,就像刚刚学习英语的人一样,因为要快,要浓缩,所以,就会出现生造词语的现象,比如,有一首诗歌,形容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这份感情,这份意境,应该说是很好的,是符合主流的,但是,把邓小平同志在诗歌里描绘为总师,这就不对了,而且是明显的生造词语了。总师其实并不能够代表总工程师,也许是总会计师,是其他什么总师呢?是不是啊?这样写,其实不是对于邓小平同志的尊敬,其实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让人啼笑皆非的词句。再说说,对仗,在律诗里边,对仗其实是基本的常识,所谓的对仗,就是通俗的对偶,对对子,这个要求并不高,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等等。按理,一般有初中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个,所以说,诗歌,可以不知道平仄,但是,千万不能够不知道对偶,还是因为这对偶是基本常识,是可以人人过关的。

那么,我最后要讲的就是平仄问题。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涉及到了诗歌要不要改革的问题。早在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写过一篇气势恢宏的诗歌《沁园》,如果还有中国人不知道这个诗歌的话,也许并不过分,那么作为中国的诗人,甚至是中国所有的文人,如果不知道这诗歌,是很不好意思的。这首诗歌的大气磅礴,它的意境和气魄,它的韵律美,它的夸张和形象思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可是,在建国的前两年,也许是因为毛主席还没有完全取得天下,于是,有人就攻讦这首诗歌(包括毛主席的其他一些诗歌),说毛泽东的诗歌不太合乎格律,这时候,是陈毅这个将军诗人站出来,义正词严地为毛主席作了辩护。其实,我们只有考证一下古代许多诗歌就会发现,所谓的平平仄仄,所谓的格律的另一半(一半是押韵,另一半就是平仄),都是不合符要求的,李白的诗歌有,杜甫的诗歌也有,更不要说其他诗人的诗歌了。所以,毛主席最后归纳了一下,他说:“写古体诗歌(其实他说的就是指格律诗歌),会束缚青年人的思想。”只是伟人就是伟人,说话极其委婉,他其实也默认了他自己的少数诗歌也是不合平仄的。

再说说诗歌格律改革问题。当然,那些容易遵循的根本用不着改,也不能够改,比如押韵,比如对仗,比如遣词造句(要做到不生造词语难道还难吗?),因为太容易,太容易的东西都不要求做到,那还要求什么?我说的格律改革,就是要改革诗歌的平仄问题。其一,因为以上说过的原因,不要说是现代人,就是古代的诗歌,我对照过很多格律表,也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这个问题,其实古代的名篇也有不合格律的。其二,古代的声律和现代的声律又有很多不同,那么,现代人学习诗歌,特别是年轻人,你要是让他们写诗歌,你是让他按照古代的韵律写呢,还是按照现代的格律写呢?不难推敲,伟人毛泽东说的诗歌会束缚年轻人的思想,其实说的就是这个平仄的问题,只要检验一下毛主席的所有诗歌,是很容易发现,毛主席的诗歌除了平仄,要是论起押韵,对偶,夸张,意境,等等等等,没有一首不是佳作。只是,毛主席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早已经是日理万机的时候,他作为一个领袖,不可能领导诗歌改革,不可能领导格律改革,论精力,论时间,都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是历史地落在了当代中国人的头上,看看当今的中国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进行的改革是何其伟大,从一带一路,到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到有关宪法的若干改革,都是气势磅礴,前无古人的。那么,我们文人,不可能把诗歌格律的改革推到总书记身上去,所以,我们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诗人,应该大胆地做好诗歌格律改革的事业。唯有改革,才是继承和发展了毛主席所提出的思想,也是在实践上完成了毛主席在文学上所未竟的事业。很明显,既然束缚人们的思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改为“不再束缚人们的思想”呢?在大包干之前的安徽小岗村人,不也是因为很多政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人们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才不得不痛下决心而做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是时候了,“耶稣已死,我即上帝”,历史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格式,也从来就没有天生的改革派,任何事情都要靠人,靠人类这个万物之灵来完成。 诗歌格律改革,迫在眉睫。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zcqpkqf.html

关于古体诗歌的意见的评论 (共 4 条)

  • 大山一隅
  • 海棠盟主
  • 倪(蔡美军)
  • 豫原

    豫原豫原:拜读佳作。学习了。点赞。推荐阅读。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