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家的锣鼓

2020-07-17 09:09 作者:江北乔木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咚咚锵、咚咚锵, 咚锵、咚锵、咚咚锵……”老家的锣鼓声敲起来,响起来,响当当的。响遍了老家的老槐树下、戏台子、办公室前、学校里,敲进了乡里和城里,竟还敲进了青岛大城市里。老家的锣鼓一如“窗户棂子吹喇叭—名声在外了”,我亲眼见过老家的锣鼓从村里敲进乡里、县里,又从乡里、县里敲进了大城市里。鼓点声声敲心坎。

老家的锣鼓队,是由老家半个世纪前的老戏班子里延续下来的几名高手又补充发展起来的,大都跟着老戏班子走南闯北、走村串乡敲过锣,打过鼓,是小有名气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又经过排练《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样板戏的洗礼,日臻成熟;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老家又兴起了唱老戏,敲锣打鼓是离不了的,也真练到家了,敲打出了大名堂,一听这锣鼓声就正点。

那时候,锣鼓就是前奏,就是传递乡村娱乐、政治活动的信号,震荡着老家人的心怀,锣鼓声声真正敲进了老家人的心里。老家人一听到锣鼓声,先不急于行动,再辩听一下是不是真的锣鼓声,再辨认一下敲锣打鼓的方位。假若是在戏台子,大都是唱戏的;如果是在大槐树里头,大都是耍杂耍、盲人说书的;倘若是在村办公室门前,则大都是村子里有重要活动的。

老家人耳听着锣鼓声,心里选择着取舍,并相互传递着信息:“又有敲锣打鼓的,听着像是在大槐树里头。”“我也听见了,听着像是在大队门前,不知又敲锣打鼓干什么。”“走看看去,管它干什么,反正闲着也没事。”有的家里老人、大人判断错了,信息灵通、推脚灵便的孩子就会跑回来报信:“奶奶,不是村子里有事,是在大槐树下有瞎子说书的,快去听听吧。”“妈,那是在戏台子唱戏的,老多人在那看,快去吧。”锣鼓声把人们从村子的四面八方聚拢到一起,看光景。锣鼓似乎成了热闹的代名词。

我从小是听着老家的锣鼓声长大的,感受到了老家锣鼓的真切、亲切,听起来似乎有一种不一样的味道。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到大队文化室玩,就见有人从封存多年的仓库里搬出了鼓,找出了锣,在那打着玩,听着就挺有意思的,一会又见过去唱过戏的人跟着鼓点走步。“咚锵、咚锵”的锣鼓点有板有眼,他表演起来有模有样。虽说不是正规演出,但这样的随性、随意表演,伴随着人们的嬉笑,也蛮有意思的,在大队文化室敲打的锣鼓声一直驻留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小时候,我在戏台子一角看、听过敲锣打鼓的。戏没开演,锣鼓先敲。亲眼看着、亲耳听着是不一样的,“咚咚咚咚……锵锵锵锵……”密集的锣鼓点听起来令人振奋,锣鼓声声催人来。敲打累了就换人,好多凑热闹的争抢着敲打。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老家爱听戏的人就陆续到来了。等到来的差不多了,锣鼓声嘎然而止。那是停下一阵子,酝酿着伴奏好一场大戏。再听到的锣鼓声就更有味道了,观众、听众直叫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着渐渐长大,我更爱听、爱看敲锣打鼓的了,并想也敲打敲打。记得青岛下乡知青进村的时候,村子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锣鼓一直敲个不停。学校宣传队的小学生们手拿鲜花,脚踩鼓点,不停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鞭炮声、锣鼓声、口号声回荡在办公室门前大街的上空,欢快热闹极了。

欢迎仪式结束后,许多人还围拢在锣鼓队前,想敲敲试试。我也凑上前想试试。结果,打鼓打不上点,敲锣敲不齐音,嘴里虽会哼哼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鼓点,但两手敲打起来就不一样了,顾此失彼,配合不起来。我敲锣的时候,唱戏扮演过“杨子荣”“磨刀人”的叔叔走过来教我说:“敲着‘锵、锵’要伴着鼓点,配合好,敲着、敲着,手掌一擦锣面,敲锣的艺术就出来了。”我听了心领神会,可眼里伎俩手里拙,再敲起来又不会了。我学敲镲的时候,叔叔又教我说,不要光直对着敲,要上下左右轮换交错着敲,这样才能敲出美丽的镲镲声来。我听后更佩服叔叔了,他不仅会唱戏,还会敲锣打鼓。

老家里工作队进村、慰问烈军属、新兵入伍等都要敲锣打鼓举行欢迎、欢送仪式。我和三名战友应征入伍的时候,村子里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给我们每人戴上大红花,从村办公室前一直敲锣打鼓把我们送出村子,走了一二里路,踏着欢快的鼓点,我心里非常激动。锣鼓声声催我进军营,不忘父老乡亲立新功,那时的鼓点始终不忘,因为,那是催我踏入征程的鼓点。

老家的锣鼓队还随秧歌、舞狮、舞龙队到乡里、县里参加文艺汇演,只要有机会,我都争取去看看、去听听,听到老家的锣鼓声,我就感到震撼和自豪,老家的锣鼓敲出了名堂。前些年每年的正月里,老家的舞狮舞龙队、锣鼓队都到我单位和其他几个单位巡回表演、拜年,锣鼓声响遍单位各个角落。

上世纪九十年代,老家的锣鼓队还随秧歌、舞狮、舞龙队代表我单位赴青岛市参加演出,登上了大城市的大雅之堂,真是场面、出彩,我心里感到荣耀。老家的锣鼓队每次出发前都要到我单位来一趟,我当时在办公室当文书,都出来迎接他们,欢送他们到青岛市参加汇演,并在心里暗暗为他们鼓劲、加油;他们从青岛市参加汇演凯旋而归,我总是到单位大门口欢迎他们,对他们演出成功表示祝贺。足有七八年光景,老家的锣鼓队成了我单位的常客,老家的锣鼓声时常响彻在我单位的上空,不,老家的锣鼓声响在我心中。

十几年前的正月里,老家的锣鼓队、秧歌队、舞狮队还到我家等十几户拜年、表演,正月里的喜庆的锣鼓声、舞狮的场景尤为令人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家的锣鼓队解散了,我不禁感到怅然和惋惜。我羡慕老家那热心痴情的锣鼓队员们,我怀念老家那醉人的锣鼓声,一直在我心里响了几十年,它将永远响下去……

乔显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yesbkqf.html

老家的锣鼓的评论 (共 5 条)

  • 魏兵
  • 江南风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 旅客
    旅客 推荐阅读并说 有些记忆是非常珍贵的文化大餐!推荐阅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