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土陶茶壶,从日常生活必须品到收藏热点

2019-01-17 23:34 作者:清风细雨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记安康土陶茶壶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陈在义的事迹

古往今来,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9000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陶的出现,是人类摆脱野蛮状态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泥与火,是远古时代的先民生存发展的重要介质,是生活、文化形式的重要载体,更是干百年来文明发展的催化剂。

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这里我给大家讲述的是关于安康土陶壶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陈在义的事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位于陕南秦巴腹地的安康,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河谷盆地居中。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桐油、生漆主产区。自古以来,饮茶是这里山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且茶文化极富地方特色,不管穷家富家,但凡有客来访,敬茶乃24小时的礼节,无茶不成敬意。由饮茶可知,安康人务实,不弄玄虚,也无兴趣借喝茶显示富贵、文雅、豪强的风度,安康人茶俗中质朴务实的茶风值得提倡。不过,安康人对沏茶烧水的茶具倒蛮有几分讲究,尤以当地人烧制的土陶壶灌装早起井水或山泉水,然后用细竹篾黄烧开冲泡富硒香茗为上品。

大美至简,却并不简单!它没有缤纷之色,没有彩绘加点,单色土陶壶在观者面前一览无遗,不但不容有半点瑕疵,更需要直射出内在之美,不浮不嚣、不靡不媚。安康土陶壶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经济实惠。艺人们就地取黄泥土为料,成品形态原始古朴,如同从泥土里面刨出来般原生态,昔日曾是山民们烧开水、泡茶、煮茶等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当地素有“土茶壶烧水泡茶好喝又解渴!”的谚语,主要原因是土陶茶壶在烧开水过程中,能把水中的泥腥味吸收,冲泡出的茶水可以达到原汁原味。

记得小时候,我时常看到曾祖父他们用一把被熏得黑黢黢的土茶壶烧水泡茶喝,觉得很奇怪,黄泥巴做成的壶还能烧水泡茶喝?它烧出来的水是味道咋样?好不好喝?这个问题直到大人们外出干活后,我好奇地把挂在火炉搭勾上的壶取下来,里里外外地翻着看。虽然土茶壶经过烟熏火燎后表面上污漆疤黑脏兮兮的样子,但里面确是非常的干净。它的奇特之处是它那壶底,并非我们常见器皿的平直,而是完全向内凹陷的怪模样,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尽管我小心翼翼,但还是一不小心在放置的时候把壶底给碰坏了。尽管那时候一把壶不值2毛钱,还是免不了被家人狠狠地嗑了一顿。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经久耐用的铁壶、铝壶等相继登堂入室,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土茶壶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2016年,我在汉滨区一家私人民俗博物馆里,偶然看到了两把保存完整的稀罕玩意儿——土陶茶壶,轻轻拿起来仔细端详了许久。藏家看我在意劲,叹息的说,这东西虽然好,可惜已经三十多年不见踪影,恐怕要失传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倒是很用心记下,尔后专门向朋友东询问西打听这把稀的来头和非遗传人的现状。

走访中,我得知这东西来源于汉滨区吉河镇观心村一带(小地名:马坡岭),于是便与朋友相约前往探个究竟。初见陈在义,中等个头,年已花甲且一只右手还是残疾的老头。这让我怎么也和一个有着精巧技艺且是第七代传人联想不起来。一阵寒暄后,老陈打开了他尘封已久的话匣子。

土陶工艺被称为“泥与火的艺术”,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古代和现代的工艺都大同小异。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

陕南安康土陶烧制技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出生于1954年的陈在义,其祖上陈世贵自清时从湖北麻城一带移民来安。初始时从事建筑行业,在修建安康水西门武昌馆的时候,因大型木材、石料材料运入不便,需要把城墙开口。当时,因正直汛期,官府要求开口后必须保证在当日恢复原状,否则追究责任。后因施工队未能及时堵住城墙开口,差点造成安康城内水灾。出事后,全体工匠举家连搬到马坡岭。自此开始了靠做土茶壶、灯台、蜡烛签子、船头上的岗岗灶,以及回族人洗澡用的“汤瓶子”等生活日用品维持生计,养活一大家子。

陈在义作为这一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从父辈手里接过此技艺后,他孜孜以求,不断改进工艺,力图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他家烧制的土陶壶,壶身呈圆形,直径16cm、高度18cm,与如今的铝壶相似。壶体吸水率低,外型美观,坚硬耐用,使用范围广,深受汉江流域广大山民的青睐。据老陈回忆,自他记事起,安康的土陶茶壶市场一直供不应求,直至九十年代末,山里有些老人还在四处打听购买土陶壶。

1958年,老陈的父亲在当地政府重视和鼓励下,带着陶艺摊子加入到县二轻局属下的手工业联社,后来干不成又出来单干。1965年建安康地区机砖厂时,因占了村里的土地,有劳力的户都去当了工人,他家由于缺劳力,只能自己在家干。“文革”结束后,因父亲有病不能干活了,招工他又不够年龄,便和姐姐二人出来自谋职业。姐姐去吉河乡当了妇联主任,1968年14岁的他自己开始做土茶壶。那时候人年轻体力好,每天能做20-30把土茶壶,一个卖0.18元,每月能挣150余元,这样的收入在当时已是非常高。他不仅骑上了人人羡慕的自行车,戴上了稀罕的手表,还抽上了香烟,喝上了瓶子酒,这在当时可谓是洋气的很呢!

也许是乐极生悲,不幸的是,1975年正月十一,家里来了客人,为弄盘下酒菜,他在下河炸鱼时不慎把右手炸断了,从此做不成活。看到弟弟生活困难,姐姐找人帮忙给他解决了每月24斤“议价粮”勉强度日。时间长了,由于家里没有收入坐吃山空,经别人介绍改行去西城砂石厂筛沙子卖。这样辛苦的干了大约一年时间,所得收入养活不了媳妇娃子三口人。老陈心想自己作为一个手艺人,这样寄人篱下过日子,分明是在拿着银碗讨饭吃!虽然残废了,但祖传的手艺毕竟还在,于是便寻思着回去重操旧业。

精心挑选了一节泡桐树,历时两个多月把里面掏空,然后固定在右臂上,经过几个月的磨练,慢慢就习惯了。自此他又重新干上了了难以割舍的手艺活。1985年,因得了阑尾炎,加之机砖厂又无好土源,年底再次改行做了厨师,在安火路边开了一家“在义餐厅”。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往来安康城区的流动人口增多,餐厅生意非常火爆,一直开到2011年,因身体又患上了糖尿病才彻底歇停下来。谁曾想,就这样手艺也一下子就丢了30多年。

2016年三月初一,老陈偶然在双溪寺门口遇到了汉滨区文化馆馆长蒋典军,便与他聊起了土陶壶的非遗制作技艺,蒋馆长说文化馆里有这个项目,还买的有电动转盘子,建议他重新把这门手艺传承下来。于是在蒋馆长的鼓励和帮助下,重新唤醒心中那个属于手艺人无法割舍的。开始恢复啥工具都没有,也缺启动资金,蒋馆长便给他拨了8000元,让他制作转盘等设备和工具。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恢复手艺后试烧的第一窑,他就烧成功150多个,全部留给了区文化馆。

自幼受父辈家族传统手工艺制陶的影响,陈在义自1967年13岁时从他父亲手里开始学习制陶技艺,至今已有50余年,对土陶壶的制作颇有情感。他坦言“过去就是靠这手艺养家糊口”,他听父辈们讲,现在的土陶壶是由土吊罐演变而来,相比土吊罐,土陶壶更加便捷、更贴近生活,可用于火塘、灶头、火炉使用。现在的土陶壶,就地取秦巴山区黄土为料,经过取土、晾晒、踩土、揉泥、放攒子、制坯(倒壶、安壶嘴、安壶把)、制壶盖、晾坯、烧制等工艺制成。

选料必须要挑安康当地的死黄泥土,选栗子瓣油露露的那种土,目前高新区长岭梁和关庙镇一带有;晾晒是把黄土疙瘩土砸成核桃大小,要暴晒让干过心;古法踩土,是用水把土泡开进行过滤成泥巴,放在被单上扯潮后人工用脚连续踩踏三道再堆积起来,用的时候再揉泥採面;放攒子就是上转盘,原来用手摇叫“车子”;制坯(拉坯)的准备工作是揉泥。就是把泥团放在车面的圆心部位,辘轳转动后,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团把握在圆心之中,然后双手把泥团反复几次上下托拉,使其进一步排除里面的气泡,使泥更熟。采用轮制法制坯,是将泥料放在快速转动的陶车上,两手随着轮盘的转动,塑拉出器形。再经打磨修饰,便成为待烧的坯体。

如今年纪大了,身体不能和年轻时比。现在他和老伴两人合作一天只能做10几把壶。他负责做壶体,老伴负责安把手、底子、壶嘴;放攒子,就是倒壶、做底子凉几个小时后补底子、安把子和壶嘴。做好后放在室内用细竹棍编的耙子上阴晾干,注意不能暴晒,大约半个月就可以了入窑焙烧了。这是制做土陶茶壶的关键工序,烧成温度一般为800~1000℃。以前,土陶茶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壶底直接与地面接触,放置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把壶底磕掉。现在,经过老陈与蒋馆长合计,琢磨在壶底边安上三个小丁,经过改进后的壶就避免了这一弊端。

据悉,土陶器最初是人们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将坯体放在其上点火烧制。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烧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后来人们便发明了陶窑,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陶窑主要有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两种。横穴式窑较典型,它由火口、火膛、火道、窑室和窑箅组成,窑室呈圆形,底上有窑箅,箅上有许多火孔,由火膛进入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竖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有多股垂直的火道通向窑室。

土陶茶壶制作,一般都是边做边烧,防止土质壶体放置时间久了回潮破裂,这样热窑烧成功率达90%以上。装窑后用柴火烧连续烧12小时左右,中途不能停火。过去条件差,一直凭匠人眼里“看火”的功夫来掌握温度,现在也可以用温度计。开始用“点灯火”慢慢烧,一小时加一点,7-8小时候后才能用大火烧。大茶壶要用套筒烧,这样成功率可达95%以上。以前他家用大窑烧,一次可出成品500-600个,上好的茶壶颜色呈苹果红。目前,老陈在家里用的是馒头竖穴小窑烧制土陶器,在土陶窑中陶器不再直接在火焰上烧烤,火力也比较均匀,减少了陶器的龟裂和变形。虽然进步很大,但一次烧制数量却非常有限。不过,这倒也应了物以稀为贵那句古话。

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土陶茶壶虽然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宣传、重视和保护,原生态人工烧制的土陶茶壶,又华丽转身成为文化艺术圈的收藏热点,让好品茗的朋友们,可重新返回“瓦壶汉水富硒茶”的慢时光生活。

目前,年近古稀之年的陈在义,最大困惑就是没有人愿意去和他免费学习这门手艺。他常常坐在家里,一个人盯着一把把土陶茶壶,在遗憾和希望的纠结中静静等候着有缘的继承人。老陈说,传统手艺的生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它的技术性很强,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回报反差太大。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浮躁,要想学到真本事,耗时长、回报慢,没有一年半载不行。还有就是人们对体力劳动的歧视,加之现代日用品市场的繁荣,现代陶艺在创作体制、销售体制、创作理念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所以很难留住人!“光杆司令”的他,非常担心这么好的技艺会从此失传。不过,令人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汉滨区文化馆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保护和传承,在馆内开办了陶艺兴趣班,当地教育部门也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2004年毕业于安康第二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石梯镇叶沟村来显军,后参加景德镇举办的青少年陶艺教育实验学习,目前不仅一直在从事泥塑创作和教学工作,还担任了汉滨区文化馆“文化小康行动”陶艺制作辅导老师。在家里办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习所,积极开展土陶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既弘扬了民俗优秀文化,又唤起人们保护文化遗产,让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增加普通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加民众文化自信

来显军在多方参考借鉴和融合了老陈等人的技艺后,他的土陶艺作品,原料选用当地特有的土质紫金石、砂石,制作出红陶和黑陶单口杯、酒器、土陶烧水壶、人物肖像等作品色泽纯正,品质优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汉水陶艺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其作品曾在陕西省举行的“西洽博览会”及“旅游博览会”展出。人物雕塑《父亲》《习近平主席》形神兼备,惟妙惟肖,陶艺作品《笔洗》《茶罐》《采茶女孩》《人物漫塑》等,投入市场深受好评,被国内各地艺术爱好者广泛收藏,被多家媒体关注并报道。

陕南安康土陶艺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土陶茶壶等也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老陈他们制作的土陶茶壶,从昔日日常生活必须品一个几毛钱,现在却成为人们的收藏热点,50元一把还供不应求。老陈先后被区、市评定为非遗传人。去年10月,他的土陶壶也收到了陕西省博物馆的收藏证书。这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第二个天。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亲手制做陶艺,也成为了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这样即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在陶艺创作中,陶艺者可以尽情发挥,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作品的构思和制作。可以说,陶艺创作最能反映作者的性格和爱好,流露心中的情绪。而且陶艺更多的魅力,来自材质的特殊美感和它的手工制作过程;来自泥土、烧成之美,以及陶艺者与泥土交流时所留下的“手语”痕迹;更来自泥、火与人文精神情感浑然天成般的交融统一。对于手工陶艺者而言,制陶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是陶冶性情、值得钟爱一生的艺术。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rxnpkqf.html

土陶茶壶,从日常生活必须品到收藏热点的评论 (共 3 条)

  • 稚藕弋
  • 雪儿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