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羑河岸边说义利

2019-09-22 15:05 作者:文生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羑河纪实之一五0

羑河岸边说义利

文生

又到秋收季节,乡村一派繁忙形象,但在老文眼里,比起过去,还是清闲多了,人们收、耕、种,能机械化就机械化,就这,除了少数只能靠种地吃饭的人家认真外,大多数人家的收、耕、种是马马虎虎的。认真的人家,玉米已收获,地已犁好,凉晒几天,恰当时机抢种小麦。可有的人家玉米还长在地里,如果不及时收拾,就会耽误了种小麦,但是这些人们还是不慌不忙。老文这些年也看惯了,只能叹息,一年种两回庄稼的地,有的人家每年只种一回地,这些人大多在城里打工,利益最大化,种地是捎带着种。

好多人在城里打工,又舍不得农村的地,自己种又不划算,因此就把地让给亲朋种,到时象征给点土产就中,有的连土特产也不给,白白种地。他们心里愿意包给无关的人,这样可以拿到流转费。不过一些愿意多种地的,不愿意多交流转费,这主要是山地收成薄,又不容易连成片,地分散的很,机械有劲使不上,还得靠人工,不比平原,一不小心就亏了。这些年,种地不赚钱是大趋,有的靠补贴才能见到钱。

老文知道,粮食只有大规模种才有收益。美国人工费那么高,但粮价便宜,就在于种地的人是大规模种地,一家人可种上万亩地。可是中国的国情决定只能适度经营土地,特别是山区,回到过去三十亩地一头牛上来。其实就是种三十亩地,最多只能养活自己,还得打零工才行。要是一家的人专门种地的话,起码得种上百亩地才中。一亩能赚二、三百的话,百亩也不过赚二、三万,这还是一家人一年共同劳动的收入,还不保险,还不如一个在饭店里打杂的,而且能够包上百亩地,当下还是不多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技术的打工者,一个人一年能挣十来万,在城里买房住,地就转让他人种,但总的来说,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转给他人种的地有限。现在一些人认为在远方的城里打工不划算,回到村里,在附近的厂里打工,虽然没有在外面打工挣的多,但能和家人在一起,也值了,他们回来后,把包出去的地抽回来捎带种。所以想稳包百亩地种,不容易。

老文想,农民多打粮是天经地义,大家都打小算盘的话,粮食迟早要出问题,于大局是不义。前段时间,他和老伙伴们在“煮豆燃豆箕”的情况下吃毛豆时,聊过粮战。说国际市场上粮食过剩,但中国不能指望这个,只能靠自己。谈到进口半成粮的话,人家也许会便宜卖给你粮食,要是进口一成粮的话,就得花高价了,再多,就更不好说了。民以食为天,粮价一有波动,就会急速放大,引起不小的麻烦。

老文关心世事,知道这些年有不少国家,因为粮、肉、油涨了一点价,民众就上街,有的还引发政权更迭,心想这些国家也是市场经济,物价波动是正常现象,为啥民众就不接受?前一阵子打大豆战,少进灯塔国的大豆了,缺口很大,还有他国进口大豆可以补充,加上中央调控有力,不然豆价不知会涨到什么程度。这些天猪肉涨价,除了猪市场波动导致供给减少,防疫、环保增加了成本外,对猪饲料上涨心里没谱也是原因之一。民众对肉价上涨有意见,但多少年来也习惯了,肉蛋菜价节前涨、节后落来回上演,也有了心理准备。但涨的太狠也不好,国家及时调控,打击炒家,防止上涨失控,目前已控制住。

农民全力种粮是为大利,是为义;出于个人利益而应付种粮,是小利。老文因此对义利之说感到兴趣,于是查了一些资料,对义、利有了进一步了解。

义、利是共生的,但义出现在利前。《左传.隐公三年》提到,为人君要“中正而无私”,义为何首先体现在人君身上?因为当时能体现“中正而无私”是君主的行为,你让一个无名小卒去体现,可能吗?

《国语.晋语》中说,晋献公欲废太子申生另立奚齐。大夫们商议这件事。

大夫荀息:君立臣从。

里克曰:我不佞,虽不识义,亦不阿惑,吾其静也。

大夫丕郑:吾闻事君者,从其义,不阿其惑。惑则误民。民误失德,是弃民也。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君之何其民之与处而弃之也?必立太子。

荀息的话好理解:立谁是君主的事。

里克的话也好理解:我静观待变就是。

丕政的话就长了:君主必体现义,义高于君,君义发生矛盾时,从义不从君。民众要求君义。不义而君,是失德误国弃民。所以一定要按规矩立太子。重要的是,丕政提出了: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君、义、利的概念在这里已经分开谈了。

晋献公废立太子的事导至重耳在外流亡十几年,重耳多次以将来具体的利换取得他国的支持。也就是说,义与具体的利结合在一起了。

孔子很少言利,对义利的理解是复杂的。

一方面认为义利对立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是对立的,义利对立的背后是君子和小人的对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于浮云。”个人应舍利重义。

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私利和大义是统一的,讲私利就是讲义。鲁国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见到同胞沦为奴隶,赎回来后可以得到国家奖励。子贡把一个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领取奖励。孔子就说:“赐呀(即子贡),你错了!……你不领奖励,对你没有什么,可是以后鲁国就没有人再赎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就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的理想是恢复周礼,实现的途径是“克已”,着眼于君子对私利的克服,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秦国的开国始祖就是执鞭之士。但是孔子为了自己的理想,奔波于列国,不愿追求个人的私利。在孔子身上体现了义。

孟子对义利对立的一面进行了展开。高中文化的,学过《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于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认为讲利,会引起危机,因为义利是互相冲突的,只有讲义才能避免。何谓义?孟子认为人生来即有辩义能力,即良知,但必须扩充自己的良能。对于君主来说,就是行仁政,保国惠民。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人不能去利,但要义为主。“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义胜利为治世,利克义者乱世。”

墨子认为义利是统一的,利就是义。义是公利,是人民之大利。利是私利。义利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看似是利,实则是大害,有时看似是不利,实际是大利,故对义利要作出精准判断并进行取舍。“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

杨朱讲:“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道家的态度,逃避义利之分,义利都是人为观念。“不就利,不违害。”

董仲舒:“尽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千年来被奉为圭臬,导致了杨墨之学的湮灭。杨墨之学一度为显学,孟子说过:“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表明人们一度认同杨朱之学。然而在历史长河中,杨墨之学湮灭无闻,表明掌握传统文化话语权的,不想对义利进行具体的区分,只是以抽象的空虚概念忽悠人,实则是“口含天理,实敛私利。”

利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在传统中,话语权不在讲利者手中,不能成为是主流。

明朝李贽:“夫利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如无私则无心矣。”“若不计功,道又何可而明也?”

清朝颜元:董仲舒的说法是不对的,应该是“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责问:“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

老文想,文革那会儿,农民多养几个鸡都不行,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有许多政绩工程是劳民伤财,也是新版的“尽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分了地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己的。”才真正把义、利分的清清楚楚,在实践中体现了义、利的统一,有力地保障了粮食生产。

秋天里,羑河水涨,老文漫步在羑河岸边,看秋收之获,想义利之辩。日前土地政策,是义、利的结合体。与时俱进,一些土地要还林,一些土地是种粮的红线,必须保证种粮。土地经过流转重新集中集约化经营,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要慢慢来。新时代保证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是义利新一轮统一,离不开国家政策、人们观念的提升。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19年9月22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ncpkqf.html

羑河岸边说义利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