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巢县“回头嘴”的传奇故事,成了村民的“记忆乡愁”

2020-10-07 07:59 作者:梦麟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巢县“回头嘴”的传奇故事,成了村民的“记忆乡愁”

杨茂林

众所周知《三字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那么被孔子拜为老师的“神童项橐”家乡究竟在哪里呢?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年间佛教盛行并传播到中原长江沿岸,受其佛教文化思潮的影响,巢县大秀山上随之并建起了大秀庵。为此笔者经查阅有关史志《战国策·秦策》记载:“项橐家乡就是在大秀山(南圣宫)东北面山脚下的朱项村”,这一说法恰巧与巢县大秀山流传的秋时期灵章太子的一段传奇故事相吻合。

“南圣宫”与“灵章太子”的传奇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个灵章太子与他的弟弟(三太子)灵和争夺帝位,结果被(三太子)灵和夺得帝位。灵章太子失败后,他逃到了楚国的边界在(巢南大秀山)隐居下来。可他不甘心这样的结局,于是就占领了巢湖南岸大秀山一带的丘陵地区,暗地里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并以大秀庵为中心筑营扎寨,霸山为寇。还在大秀山“占台”山顶周围,开辟了三道宽阔的环山马路,作为训练山寨军队的跑马道(至今跑马道的宽敞路形依然清晰可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再说这个灵章太子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传说:“他全身是象钢铁铸成的一样,只有喉咙部位有一寸三分的地方是普通人的肉身”,当时有人称他叫做“凝钢”太子。还有传说太子臂力强健,能挟斗笠飞行,时常在跑马道上练习飞马射箭,还能把对面山坡松树上挂着的灯笼准确地射下来,因此太子属下的将领们无不佩服他的武艺高强。开始山上兵马粮草都是靠罗罗们抢劫而来,他们这些土匪平时在山寨里操练和享乐着,一旦发现巢湖、濡须河中有来往的商船,并立即带领人马下山,进行抢劫。长期这样下来大秀山山寨里兵精粮足,占守无虞,后来他们也在山谷间屯田自给,还建起了储存粮食天苍岭。

大秀山脉的地理条件也尤为独特,地形险要,嵯峨突兀、高入云霄。山峰周围有诸多的山岭纵横交错,平时几万人的队伍隐藏其中很难被人察觉。东南面有成事岭、白刀岭、竹丝岭、檀树岭、狮子岭等,西北面有皇姑岭、天仓岭、伏虎岭、朱家岭等山岭。灵章太子深藏在大秀山背后南面让人难以发觉的莲花寨里,并派重兵把守大秀山周围各个山岭,同时还建立了好几个小山寨可谓是防御森严。就在大秀山麓的濡须口湖边还有一个小朱家岭,(回头嘴旁边,这里现在还住着几户人家)它是山寨的边防哨所,这里平时长期有罗罗兵驻守瞭望,一旦发现湖中有来往商船,并立刻飞马向朱家岭、成事岭等山寨发出信号。各个山寨立即派兵支援来抢劫商船,以此获得山寨上的所需生活物资和用品。

过去从成事岭到大秀庵山寨的半山腰上,有一道平坦的天然石头台阶有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人们称它为“门槛石”。他就是那时灵章太子山寨的军营大门。要是外界和山寨商讨事宜,都是需要在“成事岭”山寨“议事厅”商讨议事,因此后来当地百姓就把这一山寨的名字叫作“成事岭”。一般人是不容许上大秀山正南面灵章太子隐秘的莲花寨,在大秀山东北面山坡的大礁窝旁有个平台,当地人称之为“打鼓台”。巡山的哨兵若发现朝廷有官兵前来围剿或其他山寨来偷袭,必须飞快地报告寨主“灵章太子”,太子马上派人在此击鼓发令,作为山寨大营军中号令指挥各路山寨人马,要求大家严阵以待,随即做好作战准备。如果各路山寨的士兵一旦听到鼓声,随时准备出击抵御来犯的敌军,为此各个大小山寨凭借着自己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或出击或固守各自的营寨。每当遇到有进犯之敌来此,大秀庵灵章太子的山寨都可以沉着应战并取得最后胜利,而官兵的人马总是伤亡惨重无功而返,这样的情形在此维持了多少年,太子也因此留下了诸多的威名。因此后来大秀山麓周围的百姓,在如今银屏镇灰堆嘴村子小朱家岭,特意塑了一尊高2米多的灵章太子将军石像,过去常年有人再次烧香祭祀,直到解放后破除迷信无人烧香,由于圩埂逐年不断加固将军像也被埋到了深处难以寻找。

如今在大秀山周围有着众多的大小山岭并有地名,如:(朱家岭、皇姑岭、天苍岭、成事岭、白刀岭、竹丝岭、打鼓台、占雨台、莲花台等)这些地名都与传说故事灵章太子在此隐居时有关。

后来在巢县特别是巢南的民间,还有着这样一段流传已久的佳话,即“南有圣人项橐,北有圣人孔子”。传说在公元前482年,孔子带领他的弟子,准备到南方楚国去讲学时,在经过南楚边陲大秀山脚下东岳庙前的路上遇见了几个孩子在玩耍,其中有一个穿着红短裤,围着红兜兜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站了起来,双手拦住了孔子的车辆不让过去。子路急忙跳下车来,斥责小孩让路,可是小孩不加理睬,子路也毫无办法只得回禀孔子。

孔子走下车,来到小孩面前轻声地问:“你为何不让路呢?”那小孩把头一昂反问道:“你是谁呀?”子路急忙答道:“他就是孔夫子!”,小孩奥了一声说:“原来你就是知书达理的孔老夫子呀!正好我有事要请教你”。孔子问:“你有何疑难事,不妨讲出来”;小孩问:“请问夫子,自古以来是车让城呢,还是城让车呀?”孔子答道:“自然是车让城呀!”小孩用手指着地下说:“我这里有一座城池,是你让我还是我让你们呢?”这时孔子师徒一行才发现孩子们用碎石头和砖块在地上垒了一个小小的城池,大家面面相觑无话可说。小孩见孔子他们师徒一行急得团团转,随口说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你若拜我为师,我能放你们过去”。孔子无赖,只好走到小孩面前躬身施礼”,口称:“先生!老夫有礼了”小孩顽皮地笑着说:“你在城外叫喊,吾师吾师快开门呀!我打开城门,你们不就能过去了吗?”孔子听罢,恍然大悟,羞愧地叹道:“吾不如南楚的孺子也!”。

可心里很不甘心,待他沉思片刻,很有礼貌地询问项橐“请问老师,云从何出?雾从何起?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门无闩?何车无轮?何牛无桊?何马无驹?何刀无环?何火无烟?何男无妇?何女无夫?什么天太长?什么天太短?何雄无雌?何树无枝?何城无宫?何人无名?”

项橐一听,淡然一笑并不假思索地对答如流:“云从山出,雾从地起,土山无石,沸水无鱼,无门扇的门无栓,用人抬得轿子无轮,泥牛无桊,木马无驹,砍刀无环,萤火无烟,僧男无女,仙女无夫,天百日长,天百日短,孤雄无雌,枯树无枝,空城无宫,小孩无名。”通过这一段对话,孔子完全为项橐的才学叹服,他停下手中的芭蕉扇指点着弟子说:“子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呵!要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吾师也!”

接着对他的弟子又说:“吾师者,项橐也!”孔子言罢,对着项橐纳头便拜。并且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南楚疆域乡下的一个小孩都如此聪明过人,再到城里去讲学岂不是班门弄斧吗?我们赶紧回去吧?还由衷地赞道:“小项橐真是南方的圣人呀!”这便是《三字经》里记载的“昔仲尼,师项橐”传说的来历。

为此就有民间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止于南楚边陲大秀山脚下,而把孔子返回鲁国回车的地方——朱项村,遂称之为“回头嘴”。后来世代相传人间圣人“北有孔丘,南有项橐”的谚语,并越传越远。从“朱项村”演变到“回头嘴”又误传为“灰堆嘴”的传奇故事,也随之浮现与世人的“乡愁记忆”之中。

以上的故事它与《清康熙巢县志》记载的大秀山“南圣宫”供奉圣人项橐事件恰巧吻合无疑。

历史到了汉、唐、宋朝年间,又因儒学文风传播盛行,为此在巢县民间为了纪念大秀山东北面山脚下朱项村的圣人项橐,并将大秀庵易名为“南圣宫”还在寺庙内设项橐神位,专供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云游至此祭祀膜拜项橐。故大秀山又被称为巢县的——“儒学文峰”。

作者:杨茂林,男,1958年12月出生,

联系地址:巢湖市银屏镇岱山村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cmbkqf.html

巢县“回头嘴”的传奇故事,成了村民的“记忆乡愁”的评论 (共 1 条)

  • 万祖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