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京城东五环外一座小而美的外语学府!

2019-07-16 15:11 作者:孙成岗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原创】孙成岗

北京常来,但二外不常来。二外老一辈我熟悉的日语老师,都是我尊敬的师长,与他们相见,要么在外地,要么在北外的日研或者北大的外院,极少在二外校园。唯一的一次是在1998年,我带着学生来二外参加日语演讲比赛。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已经过了21个年头。

这一次,二外的杨老师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邀我来京与二外学子们进行一次学术交流。进入二外校园,路面上湿漉漉的,一些低洼地方还有积水,说明这里刚刚下了一场大。这天恰逢日语能力考试,大约有3000多名考生汇聚于此,一些家长也在校内等候,所以校园中出现了假期少有的热闹。

二外所处的定福庄南里,是一个吉祥的名称,也许正是这份吉祥庇佑着二外从一个外文干部学校发展为今天“融中外、兼知行”的大学。一个近乎袖珍的小院,从南门到北门不过区区700多米,但隽永而秀美。与建校之初的地广人稀相比,现在的二外,已经处于现代化高层建筑的合围之中。然而,近一个甲子的浓厚积淀使它拥有了处变不惊的格调与雅量,无论是过去的荒凉还是现在的热闹,它似乎从未刻意关注过,身在通州,目光却始终注视着世界,“小而美”的人文品位和“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它不变的追求。“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精神追求压倒了周边高楼大厦的气焰嚣张,那些咄咄逼人的楼宇早已化作给二外风光添彩的背景。

人文楼、求是楼、知行楼、明德楼、竞先楼、翔宇楼等等,在自南向北的中轴线两侧错落有致。它们的颜色要么青灰,要么褚红。据说,这些建筑有着鲜明的性别区分,青灰的是男,褚红的是女。明德楼是行政中枢,求是楼是各类研究院的汇集之所,可能男性居多,故而青灰。人文楼是二外的网红建筑,主要院系均集中于此,也许是女子的天下,故而褚红。翔宇楼——二外的学生食堂,没有哪个大学给吃饭的地方起了一个如此大气脱俗的名称,据说它是东五环外一个能让女性吃胖的地方,它的颜色也是褚红。至于宿舍,自不待言,漂亮的是女生的住所,朴素的是男生的寝房。这种设计,倒与外语学院特点十分契合。这里女生如云,个个光彩照人,而在万花丛中的男生却少得可怜,难免有些灰头土脸。

晚的二外,别有意境。白天的喧闹了无踪影,楼宇里虽有灯光,但道路上却很寂然,除了偶尔飘过的几对情侣外,难觅几个人影。景观石静静地躺在如茵的草丛中,昏黄的灯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把碎影残光洒落一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外的教育思想是“和易以思、人文化成”。从《学记》与《周易》中摘取的这两句话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在教学方法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对待学生,引导但不牵着走,激励但不推着走,启发但不代其做结论,师生和睦,营造易学氛围,惟有如斯,学生才能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培养目标上,通过教化,袪除人类原始的冲动和野蛮,使人成为法天而行的文化人。在连年“评教”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今天,这种对“和、易、思”的追求,以及对“化成天下”的执着,切实难能可贵。

二外,这一名称,常常让人为之抱屈。因为北外从未叫做一外,为何如此谦虚而自甘为二?但细细想来,还真没有更加贴切的词汇能够取代“二外”这一名称。1964年在周总理关怀下成立的这所学院,已历经55年的风风雨雨。55年来积淀的学风教风,已经使“二”在语法上失去了数量词的功能,而与“外”水乳交融在一起,把“二外”变为中国的唯一。

二外,京城东五环外一座小而美的学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msppkqf.html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京城东五环外一座小而美的外语学府!的评论 (共 5 条)

  • 诗心云卿
  • 早岁那知世事艰
  • 心静如水
  • 雪儿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