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听梦蝶姐姐讲过去的事~汉阳系列之四

2018-12-06 20:04 作者:梦中蝴蝶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冷暖在心》

静静伫立园中,静静的瞅着一只只雀儿欢快地嘻嘻追逐着从头顶飞去飞回,逗留于院子一角的“枇杷树”树上,或七嘴八舌,或打情骂俏于“枇杷”花的枝头;静静地瞅着与院子一墙之隔的一排银杏树叶炫耀那一片片金色。唉!银杏树叶又黄了,枇杷树又花开满枝了,不经意间,又过去了一年了。

今天的天气还不错,虽不见阳光明媚,但晕染着如丝如纱淡黄的天空,不算高,也算不得低;许是忙了一早上的缘故吧,此时的我并未感觉到寒意。

静静地伫立院中,静静地凝视长天,莫名的昨日重现,也莫名的有些伤怀!

儿时的冬天,不知道是否真的比现在要寒冷漫长些?依稀记得,那时的冬天好冷;一双小手,常常冻得红红的像着了酱紫色的“发糕”,一双小手僵的时常连扣裤子的纽扣都很费劲(那时的裤子都是侧面两边用纽的)。那时的我们,可没听说过啥冰糕冰棍的,那时最有趣最美的享受就是每天清晨去菜园里寻找“莲花白”叶子上露凝结成的冰,将凝冰放在嘴里嚼;或者,头一天晚上将少许“糖精”放在碗里兑水后放在露天里,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能美美地享受甜甜的冰块或冰水了。

当时的小镇没通电,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就更不用说有啥电热毯了,连听都没听过。一到寒冷的冬季,老人们几乎都拴一张黑色或者灰色的“围腰”(注:围裙),手提一个“火笼”(注:在圆圆的竹编的笼子底部镶嵌一个红泥烧制的小盆,将木炭放在盆子里),用围腰遮住火笼取暖;儿时的我,常常像跟屁虫一样整天围着奶奶转,将小手伸进奶奶的围裙下暖手。每到晚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烧起火盆,一家人或者好友们都围在火盆边“摆龙门阵冲壳子”(注:吹牛),清晰地记得,当时大人们最喜欢摆的就是鬼故事,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将“红橘,花生”炜在火盆里,呵呵,烘熟了的橘子热热的酸酸的,那个酸酸甜甜劲,实在是太安逸了,呵呵,这不,一提起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冬天来了,预示着快要过年了,那时的人们,虽然贫穷,可是将“年”看的特别重要的,年味也是非常的浓郁,而当时的物质贫乏到何种程度,也是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的。

临近除夕的头几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凉拌一大盆“大头菜”寓意好彩头,而制作凉拌大头菜就少不了调味的“豆油,醋”,而小镇供销社的这些日常生活必须品几乎都很奇缺,常常要通关系走后门才能搞到,而我老实巴交的父母显然是没后门可走的,所以,从儿时开始,就牵着父亲或者母亲的手,去离家几公里以外并且隔一条“岷江河”属于乐山市管辖的另一个公社“悦来乡”供销社去购买,好像那个供销社的主任是母亲的表妹。稍大一些﹑其实也不过七八岁吧,每年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于是乎,两个小表弟总会屁颠屁颠地开心的不得了地跟在我身后,因为到了那里,肥肥身材的表姨妈总会给些糖块吃的呀;当然了,路虽不太远,总会从清晨走到午后,贪玩呗。

“面条”,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随处可见﹑不屑一提,可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胜过如今的山珍海味了。说来真的难以令人置信,当时农村户口的可还没资格去粮站买“挂面”的哦,那得城镇居民户口才能得到的计划供应紧俏商品的呢。说起这“挂面”,也实在是铭心刻骨的记忆

也是冬天,临近节的冬天;清晰地记得,那个冬夜好冷好冷,可为了能吃上难得的“面条”,十来岁的我,凌晨五点不到就被妈妈叫醒,去粮站排队买我最喜欢吃的“挂面”。背着小背篓,独自走在漆黑的街道,风,冷冷地刮在脸上,雾,令天地浑沌一片;急匆匆地边走边不停地哈气暖着冻得快僵的双手,快走近粮站时才看见,妈呀,买“挂面”的人早已排成了长龙;好在那时可没现在这闲情雅兴,要不真要来个:白雾茫茫,眼泪汪汪,如此面条,令我神伤。当然,若是餐风饮露尝尽凉意得偿所愿买到“挂面”也还算是很幸运开心幸福的事,可那“挂面”时常货源不足,经常只能满足了部分人的需要,说不定轮到了,没了,明天再来。

女儿时常质疑,貌似我们这代人不会享受生活,可现在的孩子们怎么能体会我们这代人所经历品尝的种种。

因家中房屋实在是破烂不堪,83年冬,不到二十岁的我和相处不久、也就是后来被我戏称为“文盲老公”、如今只是、今后也只能是女儿她爸的“男友”、举债二千多元重建了老屋。二千多元,在现在的人眼里微不足道的连“毛”都算不上,可在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不过三十元左右,二千多元,无异于一笔巨债;虽说是向亲舅舅借的,但欠债的日子总没那么好过,总感觉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上,于是,一分一分地省,一个冬天,就只有一件当时比较流行的价值10元人民币的军绿色短棉衣;脏了,晚上洗干净烘在“炕笼”上(炕笼,比火笼大一些),第二天再穿上;有时实在烘不干时,就将母亲的旧棉衣穿在毛衣里面,在毛衣外面再套一件还算过得去的单外套;呵呵,将棉衣穿在毛衣里面有些搞笑是吧?可那么冷的天,棉衣实在是太旧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不是吗?一个冬天,一件棉衣,就这么过了。

思绪恍惚到此,忽然想到一件蛮好笑的事情;花样年华时最好的姐妹家里有个“舟舟”那样的弟弟,好姐妹的父母都是教师,她母亲也是我的启蒙老师;老师出生书香世家,性情极其温柔娴静,生活也特精致讲究,各方面的条件在当时的小镇而言,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只可惜的是第三个儿子先天性的痴傻;可老师十多年来从未嫌弃过这儿子,每天都将儿子打扮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而当时小镇上一共有四个这样的孩子,那些孩子的窘相就不用说了。虽说当时人们的生活极其清贫,可对“年”却是特别的讲究的,无论家里条件怎样,农村人几乎家家都会杀“过年猪”;好姐妹一家虽是城镇居民,但所居住生活的家却在镇边的农村,前后左右的邻居皆是农户,大都也是他们家本族的亲戚;有一天,好姐妹邻居家喂养的一头“过年猪”大白天的不见了,全家出动四处寻找怎么的都不见“猪影”,那个急呀…呵呵,后来,杀猪房的人让人带话给老师,说是他儿子赶了一头大肥猪在哪里好多时候了…

回首曾经,虽然当时的生活的确清贫,也甚感寒酸,可却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与向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信心;而纵观现在,虽然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可以说,现在的生活是当时做都想不到的,但总感觉那时人们的眉眼间没有而今眼目下人们迷茫的神情,更多的影像是活得比现代人充实愉悦有滋有味。

也许,物质的贫乏不一定就是精神的清贫,丰富的物质也不一定就精神富有吧?就像这冷冷的冬天,轻轻抚过脸颊的风是冷冷的,可静静伫立在园中的我,心,是暖暖的;就连悄然滑过脸颊的泪水,分明也是暖暖的,只因,镌刻在记忆中的那冬,是暖暖的。

后记:虽说物是人非,往事已不堪回首,但,愿记忆中的过往皆是美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mpxskqf.html

听梦蝶姐姐讲过去的事~汉阳系列之四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