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走在青果巷的旧时光里

2019-05-30 18:42 作者:闺中月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流浪猫偷睡在树桠的吊床上, 青冠雀在巷子的电线与樟树上一唱一和,暮光中的乡路几个闲步的背影,岁月无语,时光不息,这番景致终究会成为生命历程中一段触摸不到的旧时光,可留下的印记又会清淡几许?一如那些曾生长于青果巷的人们,一座桥,一条巷,一栋老宅,抑或一棵古老的苦楝树都承载着他们几多美好记忆

我以为不到青果巷去慢走细品一回,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常州人。这个月的五一假日正好是青果巷为期七年修缮后的开放日,我兴轰轰地约了在青果巷新华书店任职的侄女,她却告诉我五一的青果巷每天有十几万人前来,全是密匝匝的人头,甚至要排号才能进,只好悻悻然放弃,再择他日吧。机会来了,就前几天,城区停电休息又恰好不是周末周日,肯定游人稀少,我乘最早一班车抵达青果巷,侄女已拎了一大包吃的喝的守候。

来,粗略了解一下青果巷的前世今生,它,常州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古老的街巷之一,位于老城区,东至和平路,西至南大街的晋陵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与古老的江南运河故道并行,当时青果巷的这条运河段也是船舶云集,和扬州的东关街一样,由运河而兴起的商贾云集的街巷,它成了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因常州方言之故,就叫成了“青果巷”,估计方言音重的人和我一样拼音打字速度快不到哪儿去,常出错呗,后来运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

而令青果巷名声大噪的怕是“江南名士第一巷”之称,那可不是浪得虚名。早几年前,我就在《探索与发现》中看过几集青果巷记忆,里面竭尽渲染地讲述了这条不足千米长的巷子,人才郁郁,人杰地灵,自明朝中叶形成之后,已走出近百个进士,上百位名人。中国商业之父的盛宣怀了得吧?祖辈青果巷人,他由此走出,成为洋务运动的中流砥柱,李鸿章的幕僚,天津北洋大学和上海南洋大学的创办者,他所娶的两位妻也是青果巷的董氏和庄氏两大旺族的,关于盛氏家族的文史档案光存在上海图书馆就有17万件呢,非我说得清的。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曾祖三房一起住青果巷,巷子的青砖灰瓦,一轩一檐,连同九岁时的光景深深镌刻在赵元任的记忆中,每次回故乡,他总忍不住在巷子里引吭高歌自己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还有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曾如此回忆:小时候睡在祖母的怀里,听着外面运河行船摇橹的声音,听着祖母读唐诗的吟诵语调慢慢入睡,周有光家对面住着赵元任,不远住着瞿秋白,也是研究拉丁文的大家,他们年龄相差不大,顶多是大孩子和小孩子的区别。明朝文武才人唐荆川,清朝画家汤贻汾,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最高法院副院长的张志让,剧作家吴祖光,余不一一,皆出于青果巷的名人。因此,常州人素以居住在青果巷为荣。

我们从赭色的题着“青果巷”的三楼四柱的大门里走进巷子,直入眼眸的左侧一组粉墙黛瓦观音兜山墙的明清式建筑群,且有一座平桥一条旧运河和一棵古老的苦楝树相伴,尽管楝树的紫花已褪尽,但蓊倩的树冠似华盖一般,“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江南街巷的标签一览无余了。平桥上刻着”琢初桥“初建于民国1928年,有个故事:这座平桥建成之前,有一个高高的石拱桥横跨运河两岸,桥两边的石阶加起来约有80级,百姓拖着货物上桥很困难,尤其年岁大的“运河已改道,又不过船舶了,还用这么高的桥”,一个叫伍琢初的人听到了,心里发誓有生之年要在此建一座平桥,可惜没等建成就去世了,两个儿子用父亲的遗产并召集其他募捐替他完成心愿,后人以伍琢初的名字作桥名,平凡人照样做出伟大的事。右侧是汤贻汾故居,白墙灰瓦,徽派建筑大门,乌漆实心厚木门配上铜环铜锁,很有明清深宅老巷的旧时感。

唐荆川的唐氏八宅构成青果巷的基本轴线——八桂堂、贞和堂、易书堂、筠星堂、四并堂、松建堂、礼和堂,其中瞿秋白就出生于八桂堂的天香楼,张志让出生于贞和堂,周有光则出生于老礼和堂,只是我们来得太早了些,几乎所有的故居、纪念馆和店铺都是关门落锁状,寂静将外围的闹市稳稳地隔开,两个人徜徉在寂寥悠长的巷子里倒也自在,那天的天空特别澄蓝,或许碧衣素衫黑发的我恰能溶进这蓝天白墙黑瓦的巷子吧,贴着檐下的玻璃门窗拍街景,绝对是复制过的景象,孰真孰虚?但不走进那些故居与店铺,就觉得心思无法深切地触摸他们过去的旧时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不放过一条巷头弄尾地慢走斜行,沿着古运河岸走,看旧时的中式木格门窗的老宅,有没有过谁凭窗临河看一只只载满果香的舟楫鱼贯而入而露出甜香的微笑,有没有过谁屏声敛气地聆听摇橹的水声而安心入眠?看河堤石缝里斜生的一棵树木竟能那么怡然自得地继续长下去,继续阅尽世微。走着走着巷子里的游人逐渐多了起来,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我遇见一对老人边走边絮叨,看着一口老井都会露出亲切感十足的笑容,从断断续续的话语里知晓他们是原先居住在青果巷的市民,搬迁之后心里那份“日暮乡关何处”的惆怅可能还是时常牵绕的,据街边新闻说,有些搬迁后的居民再次走进青果巷,纷纷围着过去常走的桥常依的树常流连过的巷弄旧宅合影留念,激动万分,侄女说青果巷重新开放那天,许多曾经居住在这里的老人都赶来了,有的甚至坐在轮椅上让子女推着赶来,乡愁是一杯浓浓的家乡酒。

我们又重新走了一遍,一些店铺次次开门了,在一家“风雅’的陶瓷陶笛店里流连时,听到一首陶笛吹奏的曲子《千年风雅》,被那种幽幽柔婉的曲调捕获了,似乎一切叙述尽在其中,听了又听才转身离开,回家后自然是单曲循环。兜兜转转,那些故居还是大门深锁,没辙,也许还在修缮中暂不开放,那就下次再来吧。我们特意在青果巷里选了一家中式建筑的面馆享受午餐,游走在旧时光里,面的滋味也不一样。

原创——闺中月 于2019年5月28日晚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mptpkqf.html

游走在青果巷的旧时光里的评论 (共 6 条)

  • 雪
  • 王东强
  • 老夫子(熊自洲)
  • 淡了红颜
  • 雪儿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