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谷雨絮语

2019-04-21 22:52 作者:东家人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赵华甫

昨天是谷,大清早还没到七点钟,寨子里有人打电话给我,说请我帮个忙。我说帮什么忙,他说关于土地的事,电话里说不清楚,问我有空没有,当面讲才清楚。我说上午我有个会,没得空。下午吧,下午两点钟我在学校等你。他说好,下午我来找你。

家乡有句农谚叫“清明下早种,谷雨撒晚秧。”家乡人多是农人,这个季节,肯定是关于土地的事。

下午我回到学校,寨子里给我打电话的人早早就到门卫室等我了。我问他到底有什么事?他说,我妈和我一家住几十年,由我养老送终,我哥哥家不管不问,现在却占着老人的养老田,不给我,我想要回老人的养老田。我说这个事你得找村委会呀,村委会帮你兄弟俩调解调解不就成了。他说调解了的,没得用。我说那你找我搞哪样?他说,我找你写状纸,我要起诉到法院去,由法院来解决。我说没必要啊,都是一家兄弟,没得必要对簿公堂。再说,给老人养老送终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何必呢。他说,都是一娘所生,我有义务,他也有义务,现在我养老送终了,老人的养老田就应该我享受。我说,既然是你养老送终,你母亲的养老田怎么会落到你哥哥家里去?他说他母亲一直跟他家生活,直到2015年,他母亲因生活琐事跟他老婆吵架怄气,母亲就搬下去跟哥哥家住,当时就把母亲的养老田划到哥哥家里去了。母亲在哥哥家住了两年,又跟哥哥一家吵架,被哥哥家赶上来了。老人不好意思回来跟我们住,就跟我说,你的牛圈空着,就让给我住吧。我看老人可怜,怎么能让她住牛圈呢,就把她接进家来住了。去年老人病重,我一家人照顾,哥哥家从来不问,今年2月老人去世,他也不来看望。我把老人的葬礼盘得花花绿绿的,他没出一分钱,你说我该不该要老人的养老田?

我点点头。又问他,我们寨子这几年干旱,大家种不种地了?他说,都出去打工了,种是种,都种近处的,栽点包谷,也没多少收入。我说既然没多少收入,那就算了吧,养老田就留给你哥哥一家耕种,打官司还要花钱呢。他说不行,寨子那边正在修高速公路,修公路的便道正好占着老人的养老田,有一笔征地款,不能留给他一个人享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哦,原来如此。寨子那边确实在修高速公路——凯里环北高速,正好过我们村那个寨子。利益面前,人心不古。没有利益时,也没有纠纷,利益来了,纠纷也来了。

我说,好吧,那我跟你写。

我这一辈子有点好,就是爱好文学。平时写点散文小说什么的,我们寨子里的人以为我什么都会写,总是来找我。其实,很多应用文,我并不会写。

昨天谷雨,恰逢星期六。一起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的同事打电话来问我,今天去不去村里?我说去,怎么不去?县督查办要来督查的,不去怎么行?

脱贫攻坚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去年县里安排15%的教师参加脱贫攻坚工作,我有幸参加了这场战役。从此我们不分节假日,“5+2”“白加黑”整整干了一年,今年3月,终于通过了国家第三方的评估验收,应该说可以修整一段时间了。可是这还不是最后的胜利,还要等到六月份国家的抽查,合格了才是真的实现整县摘帽。上级不敢懈怠,要求脱贫攻坚队伍不撤,人员不散,继续搞好脱贫巩固工作。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我们抽出去参加脱贫攻坚的老师,大部分是学校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学校这边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不能下降啊!经过县教育主管部门向县委主要领导请示,安排我们这些老师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回学校工作,周六、周日去村里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边兼顾,两边不误。这么好的事,这么强的队伍,县委主要领导没有理由不同意啊。因此,我们又恢复了“5+2”,谷雨节逢星期六双休日,我们还得去村里面值班干活。

同事又问我,去搞哪样?我说按照村脱贫攻坚小分队的安排,当前村里面的重点工作是调整产业结构、巡查山火、扫黑除恶和村寨环境卫生整治啊!

别的不说,单说调整产业结构,其实就是减少玉米种植。群众也知道,种植玉米不赚钱,但就是群众改不来。他们觉得种玉米技术含量不高,好栽好管,又不遭病虫害,农民种下去可以出去打工,玉米熟就回家来收,不耽误活路。玉米还可以喂猪。

从去年开始减少玉米种植宣传以来,农民也理解政府想帮农民增收的好意。但是今年农民有意见的是,这个减少玉米种植的文件来得太迟,清明种下去的玉米,到谷雨前都长出两片叶子了,才来叫群众扯掉玉米苗,改种毛豆、藜蒿等经济作物,群众当然不乐意。政府为了不让群众损失,已经种玉米了,现在愿意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的,政府每亩补助200元。

这个政策要宣传到每家每户。因此,谷雨这天,我们这些在村里参加脱贫攻坚的老师(帮扶干部)就下去向群众宣传改种的事。

今年4月20日谷雨这一天,正值上海知青到麻江插队落户50周年。5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英俊少年、如花少女,如今已年过花甲。

从19日到20日,将有50多名当年的上海知青,自发从上海等地长途跋涉,聚集到麻江这片他们曾经奉献青、挥洒汗水的土地,重走当年他们走过的泥泞小路,看望他们当年的老房东,看看麻江山城旧貌换新颜。

我有个老乡是个培育花草卖的。19日那天刚好赶下司场,他拿花草去下司场坝摆卖。刚好有几个外地人走过来,看到他卖的花漂亮,就停留下来,想买几盆花带回去。其中有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说:“老板,我们几个人要多了,能不能便宜点?”我的这位老乡说:“好嘛,你们先选好再说嘛,可以少点。”他们选好花、谈好价、开好钱后,那位银发老人说,我们是上海知青,50年前我们在麻江县宣威区瓮保大队插队落户,后来我到麻江中学教书,现在在贵阳。我的老乡说,我是麻江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啊。老人说,你们老师是哪位?我的老乡说,我们老师是蒋国树老师。老人犹豫了片刻,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个皮夹子,从皮夹子里摸出一张身份证来,递给我的老乡说,你看看,是不是这个?我的老乡定睛一看身份证的名字,正是“蒋国树”三个字。我的老乡抬起头来,看看眼前的银发老人,正是他40年前的蒋老师。40年没见到的老师,今天巧遇上了,我的老乡欣喜万分,当即他们拍照留影,互留了电话,加了微信,并立即在他们的同学群里讲述了他巧遇老师的事。晚上,他收摊回来,忍不住又打电话告诉我这件巧事。我也觉得这事真巧!

今天是谷雨的第二天。早上,原麻江县政协文史委的罗时伟主任打电话给我,有一群上海知青来到麻江,问我下午有没有兴趣去见他们一下。我说可以呀,你安排吧,我陪你去。

2015年县政协编写一本麻江知青纪实的书,叫《岁月如歌——麻江知青纪实》。这本书由罗主任具体负责。当时罗主任邀请我一起参加编写,我访问了几个老知青,写了几篇文章,因此有幸了解这段知青的一些往事。今天罗主任邀请,我当然想陪他去见见这些老知青。

下午五点过钟,我和罗主任来到麻江温州路的一家饭馆。原麻江县税务局局长、上海知青张汉林同志设宴招待,我和罗主任等了一会,他们从知青点走访回来,我认识麻江中学的上海知青孙俊余老师,大家一一握手,互相介绍,里面居然还有蒋国范老师(蒋国树老师的弟弟)。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麻江中学读书的时候,见过蒋国范老师。虽然他没上过我们的课,但还是有印象的。后来他调到贵阳市乌当二中当校长,从此以后就没见过。今天相见,也算巧遇。

席间,县政协领导赶来和知青见面,感谢他们为麻江做过贡献,希望他们继续关注麻江。之后合影留念。

(2019年4月21日星期日于麻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mowpkqf.html

谷雨絮语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