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母仪营家——写给吴太夫人“母仪馆”揭牌

2020-01-17 22:28 作者:龘フ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20.1.12. 母 仪 营 家——写给吴太夫人“母仪馆”揭牌

中国人讲究风水,“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就是家庭的风水”,我很认同此说。封建迷信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是靠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不是凭空得的,父亲的格局常决定家庭的发展方向,母亲的情绪则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和谐度,决定着家庭的温度。

从东汉班昭《女诫》到唐代《宋若昭女论语》再到后来推崇的“贤妻良母”以及当今对贤妻良母的新理解,可以说女子的地位不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实作为母亲不管你认不认同,她对子女的成长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老辈人说“娶妻娶贤,贤妻旺三代”,梁启超则认为没有良好的母教是国家的不幸,认为“女子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乱象丛生更是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可以说家有“贤妻良母”是家之兴国之兴。葬于原马坑乡桃园箬岭峰下的朝廷钦赐一品诰命吴太夫人便是。

吴太夫人生于1835年二月,是晚清两广总督周馥的发妻,清光绪33年12月获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因壶教贤明,敦习礼规,著恒德于贞心,闺塾授经,案内出力而赏赠一品诰命夫人。夫人育四子,老大学海老二学铭为1892年同榜进士,均花翎二品衔,老三早逝,四子学熙1893年举人,两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北方工业巨子,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吴氏十九岁时嫁入周家,相夫教子(周馥常忙于外,孩子们的教育更多得益于太夫人),她用勤俭、仁、修身、积德之优良品行以身作则教育出了优秀的孩子并影响了几代人。东至周氏家族经百年不衰的传奇吴太夫人功不可没。

据记载,太夫人父母早亡,寄人篱下的日子中长 大,新嫁周家乃“蓬门小户”,又时逢连年兵燹侵扰不绝,民不聊生,为支持丈夫他乡谋生(后弃笔从戎),自己毅然撑起这颠沛流离的家,且上要奉养翁婆下要抚育稚儿,备尝艰辛,直至送老人走后才随夫宦游,实属贤内助。周馥在《亡室吴夫人传》中说“太夫人一生性简静慈爱,勤俭操作,终生布衣素食,喜读《楞严经》藏《劝善书》涉猎殆遍”,这足以说明太夫人为啥能“节饰济贫”,乐善不倦,能“积银万两存典生息,专赡本族及亲戚中孤寡极贫者”能在芜湖创“乐济会”为永远施济所用,能弃七十寿辰,将祝寿之银“费移助赈”了……。她以身垂范教子严谨有方,恰如周学熙回忆:“教我甚严,有过失,未尝宽假,故自幼不敢放肆,皆母教之力也”。她宅心仁慈乐善好施注重教育,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桑梓,对子周学熙等说:“吾地贫瘠民贫,兵燹之后,生计愈绌,欲图补救,端在教育,此吾之志事也。若异日得有寸进,当力谋所以继述之”。 1908年安徽巡抚奉请旨建“乐善好施”牌坊,以示褒扬光大太夫人贤名懿行。

那时是一夫多妻制,太夫人对待其他夫人和睦相处如姐妹,对待她们的子女也一如自己孩子甚至胜过(这使我想起“芒孟慈母”的故事)。可以说周家有了太夫人才使得这个大家庭真的是“万事兴”,后人人才辈出,以至于晚清至20世纪百年间,周氏家族迅速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周氏后人在实业、藏书、学术等诸多领域群英荟萃,恰是“六世书香,百年家风”。 在民间太夫人的的事迹广为流传,在其去世后光绪皇帝朱批敕建并赐楹联一副:积善有余庆,流芳启后人。以彰其德。《礼记·表记》言“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 男正位乎外,女正为户内,男子虽有制家之责然其势外暂,妇人终日在家对子女影响常胜过父教。“父严母护严安能尽知”所以当今的“严父慈母”已变成一刚柔相互配合引导式教育方式了,不再是简单的“红黑脸”式,也并非母亲就一定是“安慰沟通”的角色,但一定不可唱反调更不可“双刚双柔”,以免把孩子逼上绝路或是把孩子变成你再也“管不了”的人。如何让母教更好发挥作用并有效实施母教,使每个家的“风水”都好起来,从而使国家更加兴旺强盛也是当今需要。“母仪馆”的创建挂牌正当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东至有这位“乐善好施”“积善有余庆,流芳启后人”堪称贤妻良母的朝廷钦赐一品诰命吴太夫人,是东至人的骄傲。为了更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发挥好“母仪营家”的作用,东至县在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的特殊日子,为吴太夫人的“母仪馆” 揭牌可谓意义深远。

2020.1.12.一弓于尧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iejbkqf.html

母仪营家——写给吴太夫人“母仪馆”揭牌的评论 (共 3 条)

  • 淡了红颜
  • 稚藕弋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