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昔日韩家桥不在,长空几度雁飞来

2018-09-08 17:15 作者:神龙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一一汾阳韩家桥村名由来

【 本文摘要: 韩家桥村位于汾阳市东部边缘。距县城15公里。在明清时代,是汾阳到介休、平遥的交通要道之一。韩家桥村村名的来源,一直存在于老百姓,祖祖辈辈的传说中。因韩家桥远离周围各个县城,历史文化相对落后,再加上,对其历史传说无人考察记载。村名的来源,一直是个迷。笔者经过多方走访老者,查阅《汾州府志》、《汾阳县志》,汾阳西堡障《韩氏家谱》,介休《冀氏族谱》等相关资料。终于,以详实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全面阐说了韩家桥村名的来源。本文为汾阳地方文化的发展,村史村志的建设,提供了第一手可贵的文史资料。也为汾阳韩家桥村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篇章。从此,韩家桥村的来源,不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地成了一个感人的史实。韩家桥村有历史了,始于公元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而这一历史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呢?请阅读全文。】

作者/山西冯恩启

【一】

翻开厚厚史志典籍,我们会看到,现在村庄,多是原来的堡、寨、庄、城等演化而来。而以桥命名村名的几乎不见。那么,我村(韩家桥)何以以一座桥来命名村名呢?其中缘由一直存在于村人祖祖辈辈的口头相传里。韩家桥像一座古老不朽的丰碑,虽历经久远的年代,依旧闪着迷人的神秘光华,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深处,让人感到温暖而美好

从我记忆;从爸记忆起;从爷爷记忆起;从爷爷的父辈记忆起,就一直听说“韩家桥原先不叫韩家桥,叫凤凰村,只因汾阳西堡障姓韩的女儿嫁到介休北辛武村姓冀的一家,在村外东南方向的汾河上修了一座桥后,村人为纪念西堡障韩家功德,而由凤凰村改叫韩家桥村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传说归传说,可真要考其真,确实不易。没有村史,没有镇记。《汾州府志》、《汾州县志》对此桥建造也无点滴记载。

韩家桥村位于汾阳城东偏南15公里处,东距平遥古城25公里,南距介休县城20公里,西南距义县城13公里,北距文水县城25公里。介休北辛武位于韩家桥东南方10里处,汾阳西堡障位于韩家桥西北方3公里处。韩家桥村历来是西堡障村到北辛武村的最近距离必经之处。韩家桥村距离周围各个县城差不多远,处于太原盆地西南部的中心地带。

韩家桥村,是明、清汾阳的东大门,是连接汾阳、平遥和介休的交通要道之一。

但,在明、清时代,韩家桥村因远离各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好多优秀的人文历史无人整理,也无人记载,因而,村名来源,也就被淹没在历史深处,只剩口头相传存世了。

要搞清楚韩家桥村名的由来,必须知道这几方面:一、汾河存在的地理位置。二、介休冀家在明清时代的情况;三、汾阳西堡障村韩家在明清时代的情况;四、韩家女儿嫁北辛武村冀家的时间;只有把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整合,才能确定韩家桥村名传说的真实性。

【二】

明万历三十九年前,汾河在汾阳境内与文峪河,两河相差不到二里。到季时,两河常常互夺河道同流,分不清文峪河还是汾河的壮观景象。那时,汾河在今韩家桥、西堡障村西面,大约是今文峪河道附近。

据《汾州府志》记载:汾河,“ 明万历三十九年东徙。由(文水县)东南四十里齐南都,入平遥境。水之东岸,经(平遥)郝庄、 赵坦村、安固村、乐村、羌城。西岸由文水县永乐村,入汾阳境, 经尹家社、狄家社、阎家社、裴家会、郭家庄、东社村、李家庄、九枝社、演武镇、辛村、师家庄、董家庄。 其平遥县羌城之下 ,接入汾阳境,经韩家桥、西河堡、大王村、北小堡。出汾阳入孝义境。”

从汾河改道的历史可知: “汾河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之间 汾河途经韩家桥村东。清、乾隆三十二年后,汾河再次向东迁徙,从此,不再入汾阳境。”

另外,从汾阳市文联主席张立新提供的乾隆版《汾阳县志》可以知道,韩家桥村名已经出现。可,从峪道河原水利站长王成武提供的康熙版《汾阳县志》无韩家桥村名。 由汾河变迁情况和《汾阳县志》可看出,韩家村名的出现应该早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晚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

【三】

为了验证韩家桥村名由来的传说,我在2018年走访了西堡障韩氏后人,九十二岁的韩衍武(韩氏十六世)先生对我说,光绪版《汾阳县志》上的韩大年(韩氏十三世)是他的曾祖父。《汾阳县志》记载,韩大年曾经是嘉庆或道光时的“膺卫千总”。

韩衍武先生说:“韩氏曾有女儿,嫁介休北辛武村冀家,因过汾河不方便,便买下当时叫凤凰村到万化堡的汾河渡口,修了一座桥。并传言,凡是从此桥过不收费,而方便了东来西去,南来北往的人。”韩衍武老人的说法,和韩家桥人传说一致。

但,韩氏家谱,在本门他的一个曾孙上保管着。于是,我找到了,原西堡障校长程立如,让他帮忙看韩氏家谱。程校长找到韩氏后人,让提供家谱。后来,程校长对我说,要等到农历7月18后才能见到家谱。

【四】

为了详细地了解介休北辛武冀家在明、清时的历史,我上网查详阅了有关资料。发现了介休市文促会《文化介休》季刊,转登的冀广大撰写的《介休冀家经商起源与茶叶贸易》一文。全文以详细的史料描写了冀家经商的历史和几百年的辉煌成就。

文中写到:“冀家经商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经历四百年,传承十一代,是明清晋商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家。

冀氏九世传人冀佑曾在汾阳“卜山书院”学习,学成后,在介休县作了县丞。因李阳案,县令王天佑(李梦阳弟子)和县丞冀佑受到牵连被捕入狱。出狱后,冀佑辞职回到家乡北辛武。并对两儿子冀忠、冀恺说:冀氏后人,誓不为官”。

于是,冀忠、冀恺遵从父命开始行商,走街串户,从小本生意做起。

冀家历经数代,苦心经营,到第十五世冀之瑜时冀氏商业已具规模。当时已成闻名介休、平遥、汾阳等地的商业大户了。清嘉庆、道光时冀氏商业在第十七世冀国定(冀之瑜之孙)手发展到强盛时期,当时冀宅净存白银300万两。”

我在网上看到了北辛武冀家现存琉璃牌坊。于是,激发了急切想看琉璃牌坊和结识冀广大先生的欲望,增强了实地考察北辛武冀家历史的信心

2018年8月6日,我驱车到介休北辛武村考察。

上午十时许,到达北辛武。经打听,冀广大先生在介休城居住,再进一步问人打听到了广大先生的手机号,当即与先生通话,我直接和先生说:“我是写有关冀家历史文章的,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向您咨询冀家的一些情况,请您约订地点和时间,咱们见个面。”他很爽快地在电话里答应了。并约定下午四点在介休城见面。

我看了一下手表,此时离下午四点还有五个小时。我利用这五个小时的时间,游览了北辛武村的街巷,询问村人了解到北辛武的人文逸事,得知北辛武是介休市第一大村,连外来人口达万人。

我逛游了村中二华里长的街市,街市上车水马龙,两侧店铺林立,我心翻如潮,街市犹似当年晋商韵风再显。继而再观村中的文化墙,文化墙图文并茂,简述了冀家的经商史和“五信堂”五处大院的规模,接着又参观了晋商遗迹国宝“太和岩”琉璃牌坊。

还向村中访问了多位老者,询问有关汾阳韩家嫁到介休冀家及冀家曾在汾河上架桥等事,一位八十多岁姓李的老者说:“汾阳韩家女嫁到冀家没听说过,但冀家在汾河上架过一座桥。在哪儿建的不知道。”。

下午四点半,我来到介休城见到了广大先生。

广大先生人很好。我们交谈得很投机。我向他说明来意,他拿出《冀家族谱》与我共同查找。家谱上写着:“冀之瑜,字锺玉。号,琢翁。行二。配郝氏,继配韩氏。侧室孟氏...生雍正元年七月二十日,卒嘉庆十一年二月初九,葬邬城新茔。”

《介休冀家行商年谱》载:“乾隆十四年(1749),冀之瑜继娶汾州韩氏。韩氏被清廷驰赠为二品夫人”。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继配韩氏”,我眼睛一亮,好像透过层层云烟尘雾,在茫茫的历史深处,看到了一片我期待已久的新天地,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心情一样兴奋与高兴。太好了,流传在韩家桥和西堡障近三百年神奇的传说面纱,被我和广大先生轻轻一翻《冀家族谱》揭开了。

【五】

2018年农历7月18日,我再次去西堡障,在原校长程立如的帮助下,看到了《韩氏家谱》。上面清晰地记载:“韩氏,元以前无可考,元朝大至年间(1308一1331)系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东乡韩家佥人干谷里八甲移居山西汾州府汾阳县东乡恒丰里正九甲西堡障。”

从残缺的《韩氏家谱》上可以看:韩氏一族在汾州府落户的时间近700年,家族发展庞大,并有善行存世。在“普净庵”梁上标有韩氏族人的名字,说明这个普净庵是韩家修建的。

经多方资料推断:普净庵,大约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38一1661),毁于光绪年间(1874一1908)。

韩氏八世人,韩应甲因土地贫乏,外出晋商。帮人往口外返买粮食和茶叶等。因韩应甲为人精明强悍,积累资金后,开始走上独立经商之路。韩应甲,挣钱后,在西堡障村,大搞建设,修建宅院,倡修庙宇道观。为村里做了许多令人称道的好事。修桥补路,接济穷困,是常有之事。可惜,时代久远,那时的建筑,被战火和水患不断毁坏殆尽,至今无存。难以考证其规模了。一切都成了传说,一切都成了无法复原的传说。

韩应甲留大儿子韩之尧守家。带领两个儿子韩之舜、韩之汤,闯荡口外数年,不仅对张家口和山海关外山川风貌,草原风土人情了如指掌,而且结识了好多满清贵族子弟。韩应甲看到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关外清兵日益强大,便有意接近买好八旗子弟,为日后着想。

清朝入关后,韩家继续为大清服务,为大清朝廷购买,返运一些生活所需,深得大清皇室的厚爱。于是,韩应甲第三子,韩之汤,在顺治十八年(1661)被破格选入满清正白旗(由平民进入了皇族阶层,享有满清好多特权),并赐住北京。

【六】

通过介休冀家和西堡障韩家经商历史背景可知,这两家可能是世交。后来,韩氏女嫁与冀之瑜,是两个豪门望族,“门当户对”的最好结合,也是两家情谊的继续延伸。

家谱上记载:韩氏一族,从韩斌全(一世祖)到韩衍武(今年92岁十六世)。可谓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好多枝派记载不全。但从一两枝家谱上可看到,韩氏第八世韩应甲第三子韩之汤,在大清顺治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入正白旗(满清皇族)后,北京居住。韩氏十世,韩望兴时,韩氏一族,已成汾州府远近闻名的豪门望族了。韩氏一族或在外为官,或在州府衙门做事,或经商。人才辈出,遍布全国,享誉汾州府,名扬三晋。

韩氏家族,有豪宅多所,田产十余顷,骆驼、牛马成群,佣人雇工无数。韩氏到十三世时,“韩大喜在乾隆五十八年移居永宁州居住”。乾隆版《汾阳县志》载:“韩大年为膺卫千总衔。韩大年胞弟韩昌年道光庚子举人。大挑一等,签分湖北知县。可见韩氏家族传承有序,久兴不衰。从现存的一两座残败荒芜宅院(一座在民国时被程氏买去,一座被王家购买),可看出韩氏一族昔日的富庶辉煌。

根据韩、冀两方家谱等相关记载,韩女为韩氏十世祖韩望兴之女,韩维基,韩维业、韩维统的妹妹。韩之汤的孙辈女,韩大年的姑祖母。韩女嫁北辛武冀之瑜的时间是乾隆十四年(1749),冀之瑜二十七岁,韩女十八岁。

韩氏后人韩衍武说:“当时韩家就生有一个女儿,知书达理,贤慧仁慈,貌美如花,先祖视她为掌上明珠。”

【七】

汾河从明万历三九年东徙至韩家桥村东以来,河水更大,河道更深、更宽,切断了汾阳到平遥和介休的路。雨季时汾河水大,常常发生,摆渡船被河水冲走的情况。汾河是山西境内最大的河流,平时也是,波涛汹涌,激浪滔滔,摆渡小船,总是费好大劲才能渡过去。要是人多,总得等半天。雨季水大时,摆渡船根本不敢过河。

传说:有一次,韩氏带仆人从凤凰村的渡口北岸等候船工摆渡过河时,亲眼见河面上的船只载着几名乘客,被滚滚波涛打翻在水中,残状令韩氏不寒而栗,之后谈河色变。

于是,经韩、冀两家双方商议后,决定在汾河上架一座桥,这样回娘家就方便了,也为世人做了一件修桥补路,积功德的好事。”

但在近百米阔的汾河上架桥,绝非易事,不但要有雄厚的资金,还必须有能工巧匠,及输通各方面的关系。

韩望兴爱女如命,韩氏兄弟爱妹深切。韩、冀两家经过一番周密商议后,分头准备,各负其责。买渡口,请专家,约工队,井然有序。韩家架桥的事,也得到了当时凤凰村人及许多热心人的大力支持。

韩家派人伐西山之木,冀家让人取南山之石。争分夺秒,昼奋战,从季开工到雨季来临前,终于在宽阔的汾河上建起了一座上百米的汾河大木桥。大木桥,铆合严密,构架严谨,铁链环环相连。滚滚涛涛的河水从大木桥下流过,大木桥像一艘漂浮在大河上的船,气势雄伟磅礴。让人惊叹,这一年为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韩家人表示,凡过此桥,分文不收。

韩家在汾河上架桥后,彻底沟通了当时汾阳与介休等地的联系。凡是过河的人,为官的,走亲的,经商的,外出的,不管绕多远,都要从韩家桥过汾河。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韩家桥这个名字,被成了远近人们过汾河的代名词,人们都说:要过汾河就走韩家桥。一说韩家桥,人们都知道,一说凤凰村,人们没听说过。

另外,凤凰村名无考。万历版《汾州府志》,顺治版、康熙版《汾州县志》无记载。我认为,韩家在汾河上架桥前,可能还无村名。有可能住着极少户摆渡人。也有可能,当时有人看到过,有像凤凰一样神奇的栖息过,或有可能是人们的意中村,希望这个地方,成为有凤凰栖息的“梧桐树”好村。韩家桥建成后,此地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居住者才逐步多了起来。

【八】

冀广大先生提供的资料显示:乾隆版《汾州府志》、《汾阳县志》的编辑戴震,与冀家冀之瑜有深交,是好朋友

戴震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两次来汾州编写府、县志的。乾隆版《汾阳县志》,戴震根据当时汾州府人的说法,正式把韩家桥作为一个村名编入府志和县志,意义非同一般。

介休商人冀之瑜,怎样和戴震能成为好朋友呢?冀广大先生提供了一份材料。《冀之瑜与戴震》一文。大意是,乾隆八年(1743)秋天。冀之瑜到江西南丰县城购物采货。在一个布行里,救了昏厥过去的店老板。这个店老板不是别人,正是戴震的父亲戴牟。之后,戴老先生对冀之瑜讲:“戴家为安徽休宁人,生子戴震。”经过交谈,冀之瑜才知道,戴震和他同龄。

戴震为了感谢冀之瑜救父之恩,在乾隆十年(1745)亲自到樊城拜见冀之瑜。并将商书《客商一览醒迷》送与冀之瑜。从此,冀之瑜和戴震虽然走的不是一条路。但感情却依旧一往情深。

冀之瑜娶韩家女,并在汾河上,修桥的事,戴震可能知道,不可能无动于衷。戴震,在1769年一1772年,被借调修明、万历版《汾州府志》和清、乾隆版《汾州县志》时,汾河已向东迁徙,韩家桥也失去往日作用。但韩家桥还是被他作为村名,记载进了府志和县志。永久让人纪念韩、冀两家的无量功德。

汾阳文联主席张立新,在重新修订的乾隆版《汾阳县志》“戴震与汾志纂修”中,对戴震修订《汾阳县志》做了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文中,“清、顺治《汾阳县志》、清、康熙《汾阳县志》之中许多反映明、清大变革的人和事,在戴震纂修的《汾阳县志》中被拒之门外。”意思就是说:戴震有独断性,主观性,他编纂的《汾州府志》和《汾阳县志》不全面。

但不管怎样,戴震还是肯定韩、冀两家在汾河上架桥的功德。并作为韩家桥村名固定下来,载入了地方史志。

【九】

韩家桥,横跨汾河南北之桥!它成了汾河两岸方圆几十里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商旅行人,络绎不绝。

韩家在汾河上建桥后,汾河南、北岸,定居者也逐渐多了起来。客栈、店铺、茶房等应运而生。村人以桥为依托,开荒种地,建造家园,修街立庙,形成了两个小自然村。桥北为北韩家桥,桥南为南韩家桥,两村合成韩家桥村。

南韩家桥村曾多次遭磁窑河水淹没,村中人员逐步迁走,有的搬家到北上达村,有的移居到汾河北岸的(北)韩家桥。现在(北)韩家桥的任氏一族,就是从南韩家桥村迁移过来的。南韩家桥村逐步成废墟。废墟一直存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后被村人当作拉土场,全部拉走了,只剩下一个比周围田地还低的坑地。

在南韩家桥村东曾有一个小庙(观音庙),距南韩家桥村大约有100米。韩家桥村八十三岁的李增芝先生回忆说:“从记忆起,小庙只剩大殿了,周围院墙已坍塌。但大殿神像当时保存还很好。原南韩家桥村小观音庙,修的非常精致,坐东朝西,有南北厢房。门前有两米多高石碑两块。碑上记载着韩家桥建桥的时间,以及该村的发展历史。”可惜,现在石碑无存,记载内容成了传说。小庙废墟一直遗存到上世纪末,最后被村人夷为平地。

乾隆三十二年(1767),汾河改道东徙。韩家在汾河上修的桥也逐步荒废。乾隆后期到嘉庆年间,韩家桥村人利用桥木先后建有娘娘庙,文昌庙,观音庙、河神庙以及道观、佛堂等十几座庙宇及两座大戏台。所有的庙宇,豪华气派,庙宇数量在周围村是最多的。

在(北)韩家桥村东北角建有一座关帝庙。2008年修缮关帝庙碑文记载道:“韩家桥关帝庙在清、乾隆三十六年(1751)重修”字句。该关帝庙大气巍然,雕梁画栋,壁画精美,属前后二进院建筑。由此可见,汾河上架桥后,韩家桥村的富庶与兴盛。

韩家桥关帝庙,是远近闻名的著名庙宇。出外经商、为官的、上学的、求财的、求子的、求平安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庙里香火旺盛,关老爷护佑着韩家桥这一方肥田热土,岁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韩家桥的历史(1750一2018),悠然从容地走过了二百六十多个春秋了,并将豪迈地走向未来!

韩、冀家在汾河上修建的大桥,在漫长的历史中,如流星一闪而过。原先深广的汾河古道也被泥沙淤埋成平地。沧海变成桑田,原先的风貌也无从考证,汾河上的韩家桥留给世人的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它却永远留给了人们一种美好的记忆,一种值得人们世代相传的美好价值理念。谁为社会作过有益的事,作过造福于一方水土的事,它就会被人们永远记念,永远被人们赞美,世世代代留在人们的心里梦里。写诗一首以抒怀:

昔日韩家桥不在。长空几度雁飞来?

浓情淡墨随风去,妙笔生花落纸开。

把酒临窗邀月饮,抒怀咏志步高臺。

桑田沧海无穷事,渔影樵歌入梦徊。

2018一9一5

特注:感谢介休文化促进会冀广大先生提供《冀家族谱》并对本文审核,多次修改。西堡障原校长程立如提供《韩氏家谱》。

作者简介

冯恩启,网名,神龙。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诗词》月刊编辑(纸刊)。全国少陵诗词文学总社副社长,中国书画杂志社暨《少陵诗刊》月刊编辑(纸刊)。上海格律诗社社员。山西省汾阳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汾阳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fnuskqf.html

昔日韩家桥不在,长空几度雁飞来的评论 (共 6 条)

  • 粉笔灰
  • 听雨轩儿
  • 倚石老人
  • 维扬之水
  • 淡了红颜
  • 神龙
    神龙 推荐阅读并说 推动地方文化发展,欢迎朋友们,点评留言!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