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海旅行记(4)值得一去的塔尔寺

2018-06-21 14:53 作者:西山红叶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们的最后行程是去塔尔寺,距西宁25公里。我心想:塔尔寺是一寺院,我不信佛,有什么好看的?不少游客也有同样的想法。导游似乎看透了大家的心思,便在车上略加介绍,我们也认真听了起来:塔尔寺可不一般啊!它历史悠久,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创立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老儿都十分看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士封授名号,清朝康熙、乾隆皇帝赐有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塔尔寺内容丰富,“可要仔细看,仔细听哦!”

不一会儿就到了塔尔寺。导游统一买了门票后讲起了塔尔寺的身世: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塔”,是指大金瓦寺内的大银塔,“儿”,则是指诞生于此的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于琼寺,16岁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创立了格鲁派(黄教),成为一代宗师。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一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一座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1577年),又于塔的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万历十年(1582年),第三世达赖喇嘛到此,向藏族部落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从此塔尔寺发展很快,成为黄教派的正规寺院……听罢塔尔寺的来历,无不为宗喀巴大师坚定信仰、刻苦钻研、努力创新的精神所感动!塔尔寺的发展壮大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有信仰才会有团结,有信仰才会有力量。

在肃穆的气氛中,我满怀求知的欲望,紧跟导游参观主要的殿宇和文化艺术,用心听她磁性般地讲解,对塔尔寺的认识慢慢的清晰起来。

塔尔寺规模宏大,大小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从山下向上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从山上向下看,遍是宇顶,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在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中,有大金瓦殿、降妖除魔护法的小金瓦寺、祈长寿的花寺、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诵经的大经堂、文殊菩萨殿、塔尔寺总法台居住办公讲经的大拉浪、为纪念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不难看出其功能是多么齐全,体系是多么完整了!这些建筑布局严谨有序,古朴典雅,完美地融合了汉藏建筑艺术,别具一格。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而且内容也是相互融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统一的。塔尔寺代表性的主建筑一一大金瓦殿,就足以说明。它座落于寺的中心,三层重檐歇山汉式殿顶,飞檐翘首,气势恢弘,含有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被谓之金顶;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梵教法幢"金匾。步入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即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殿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亲睹如此雄伟壮观、辉煌灿烂的大金瓦殿,令人赞叹!亲睹卓越非凡的宗喀巴像,令人敬仰!塔尔寺的殿宇我们虽没有一一过目,但我知道座座都是精品、珍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对象。

塔尔寺不仅建筑风格独特,文化艺术也十分了得!寺内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以及大量鎏金铜佛像、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酥油花等文物。壁画、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

参观过程中,所见壁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的,藏画风味浓郁,黄教内容突出。据说其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堆绣是该寺独创的传统艺术,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艺僧们先用各色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兽等,然后用羊毛或棉花充填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形象逼真,立体感强。 酥油花是用酥油(手工黄油)制作成的油塑艺术品。起源于西藏,1594年传到了塔尔寺,经该寺艺僧苦心钻研,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是塔尔寺独有的一种油塑艺术。看到那许许多多用酥油塑造的花鸟虫鱼、菩萨金刚、亭台楼阁栩栩如生,无不赞叹其“美”、“绝无仅有!”无不称赞那些艺僧们“心灵手巧!”“了不起!”导游告诉我们:酥油花的制作可不简单,时间周期长,工艺很复杂,有一套完整的机构和科学程序。首先要拟定题材内容,然后根据题材内容设计,用软革束、麻绳、竹杆棍子等物绑扎成大大小小不同结构的"骨架”。有了“骨架”,在上面上第一道原料,即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麦草灰,用棒捣成较硬且具有弹性的黑色塑造油泥,让“骨架”“长肉”定型。经审定合格了,再细致地上第二道原料:着色、敷面描眉、塑花点蕊等,这种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加入五颜六色的矿物质颜料调和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安装到位。介绍到这里, 导游神情凝重起来,“说起容易做起难”,“艺僧们辛苦哇!”她说:由于酥油花的融点很低,15度就会变形,25度左右就会融化,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艺僧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水中,为防手温回暖,必须不时浸冰水、抓冰块,让手指保持冰凉。因此,每位艺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病,甚至残废。如果没有对佛的虔诚之心和对宗教艺术的献身精神,是很难做到的。年复一年,在阴暗的花房里,喇嘛艺僧们用心和血、用冰冷的手,制成了数不胜数的酥油花。这花,讲述着藏传佛世界的五彩缤纷,讲述着美丽,讲述着向往。国家非常重视酥油花遗产的传承和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酥油花迎来了崭新的天。时下这一宣扬佛法的纯宗教艺术,融入了许多民间艺术元素,题材内容正在逐步扩展和通俗化,成为塔尔寺庆祝节日的最珍贵的艺术展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作工艺也在不断的改进提升。我相信:塔尔寺会与时俱进,酥油花会越开越艳,艺僧们的手会由冰变暖,这一遗产会更加光辉灿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这里我还高兴的知晓:塔尔寺的教育也是顶呱呱的!它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后继有人啦!

导游告诉我们:“塔尔寺的‘展佛节’也值得一看。”“展佛”又称“晒大佛”“晒大唐卡”。大唐卡是特制的,是卷轴画中的珍品。塔尔寺有“狮子吼”,“释迦牟尼”,“宗喀巴”,“金刚萨埵”四种巨大的堆绣佛像,每次只晒一种。“晒大佛”在每年农历四,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晒佛节”当日清晨天还未亮,喇嘛们就要集中做“晒大佛”前的各种准备,然后抬着巨大的佛像,沿着寺旁的山路往山顶上走;当东方第一缕曙光照射到大地时, 便把巨大的佛像从山坡一直铺放至山脚。巨大的佛像展现在观者面前。“晒佛节”仪式非常隆重,有喇嘛,有信众,有游客,成千上万,蔚为大观。“晒大佛”结束后,在塔尔寺的广场上要举行“跳神”活动:喇嘛们带上各种各样的假面具跳起了宗教舞蹈;与此同时还要念经祈祷、演藏戏。“晒大佛”是塔尔寺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其意义在于,纪念释迦牟尼和宗喀巴的诞生、成道、涅槃以及弥勒出世;让信徒们瞻仰佛像,沐浴佛恩;防止佛像不被霉变虫蛀所损伤。晒佛节虽热闹,但与我无缘。

塔尔寺一游,值!在我的心目中,它由空白到模糊,由模糊到清晰,由清晰到高大!在西藏佛教中它独树一帜,丰富了我国的宗教文化艺术,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祝愿塔尔寺越来越美!

(图片取自网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blfskqf.html

青海旅行记(4)值得一去的塔尔寺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