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莜麦情结

2019-04-29 15:18 作者:观鹅会意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莜 麦 情 结

文/髙珍

你如果遇到了一位山西晋北人,不论他生活在那个阶层,只要是谈论到了莜麦,就会很快找到共同的话题。和晋北人谈论起莜麦来,他们的情绪马上就会激动起来,从种植、收获到多种食品的做法,对它熟悉的就像是如数家珍。因为是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莜麦,哺育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他们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要想尽办法打听个有莜面美食的饭店去饱餐一顿,吃的是一种乡念、乡、乡调、乡故、乡魂,怎么也挡不住莜麦这封思念故乡的信笺,所以晋北人个个都对家乡的莜面情有独钟。

看客还是随着我的文笔去瓦们(晋北方言:我们)晋北雁门关外,洪涛山脉莜麦的故乡游览一番吧。遥望洪涛山如若山洪暴发排排洪峰汹涌澎湃迎面扑来,因此而得名--洪涛山。城市人没有在山区生活过的经验,所以会认为洪涛山都是由一座座林立的山峰组成,其实进入了洪涛山里面,就会在你眼前豁然开朗地出现辽阔的丘陵地带,就像陶渊明前辈笔下的世外桃源,愚想这应该是大山的胸脯吧。洪涛山的胸脯是由一块块梯叠的山田、一条条洪水冲刷的山沟、一根根贫瘠的山圪梁梁和蜿蜒不断就像大山肋骨那样的山径组成。

说到洪涛山胸脯之美,笔者认为它一年四季都有其魅力。杏月,天最后一个节气——谷,大山的胸脯才开始复苏,春光明媚,游目骋怀。向阳坡荒茫茫的山草,总算是熬过了寒,它们也不会抱怨春姑娘的姗姗来迟,根部顽强地从石隙中钻出嫩黄绿的幼芽,小幼芽顽皮地窥探着钴兰色的天空,太阳公公伸出温暖的手抚摸着它们。山草很快地就伸直了瘦弱的身姿,春姑娘才羞愧地为它们送来了春雨,一眨眼功夫它们就把大山妈妈裸露的胸脯包裹了起来,白的羊群点缀着翠绿的地毯,既像飘动的云,又像乳头儿流出点点白色的乳汁。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节气的来临,意味着华北地区春天的到来,但是塞外“不过四月八,皮袄皮裤不敢脱”春暖乍寒的天气还不到结束的时候。“谷雨麦怀胎,立长胡须”之农业谚语,是说华北地区到了播种麦子的气节,延误到立夏气节再播种麦子,麦苗的开花授粉就会受到影响不结籽粒了。雁门关外洪涛山区气候寒冷,山区和平川相差一个气节,所以到了立夏才开始数墒播种莜麦。“前十墒,中十墒,后十墒”是播种莜麦的农业谚语,是说只有百天生长期的莜麦在立夏气节能开始播种了。莜麦是一种既怕热、又怕寒,喜气候温凉不旱不涝的小日期农作物,莜麦播种时间的迟早都会直接影响其产量。“前十墒”是说莜麦播种在立夏气节开始的十天里,莜麦出苗的时候气温还比较低,受影响的莜麦苗杆长不高,但是莜麦开花授粉不会受到影响,秋收籽粒饱满不减产量。“中十墒”是说莜麦播种在立夏与小满气节的十天里,生长期正逢气候温和凉爽土壤墒情好的几个气节,是最适合莜麦生长的时节,所以杆壮籽满产量最高。“后十墒”进入了芒种气节,是播种秋莜麦的好时节,秋莜麦生长时间长,生长期正逢气候炎热雨水长的季节,苗子长的高大结籽饱满。如果出了芒种气节再播种莜麦,莜麦是只长杆子不结籽粒,秋收的莜麦杆子只能喂毛驴牛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看客还是跟随着我的文笔去秋天的山田游览一番吧,想踏上山圪梁梁梯叠的山田还很不容易,你需要顺着弯曲陡峭的羊肠小道,弯腰向山坡攀援而上,感觉瘦弱的山径只能负荷一个人似的,它平凡的像山民紫红色的脸膛。这山路少了大道之喧嚣,这弯曲的山路它可没有走过什么哲学家,踏过它的只有背着山柴的农民;踏过它的只有驮着莜麦的灰毛驴;踏过它的只有长着白胡须的山羊群;踏过它的只有吹着唢呐的骡驮轿。脚宽的山径上草茂花盛,草上行走如踏绒毯,行脚犹豫难落的是恐踩了弱小的山花。如果您腿走困了,那就半坡稍息,席地而坐。蝗虫惊跳,蜜蜂嗡嗡,时有花蝴蝶和“吱—吱—”鸣叫着的蝗虫掠顶而过。未名山花,黄脸喜,紫面矜,透着一股山妹的童稚。起身再行,小路一会儿紧挨山沟边缘,一会儿又延续到了倾斜的山沟壁上,不时有难耐寂寞的沙棘丛会拉住你的裤角,让你欣赏它那还没有变成火红的绿沙棘果,细看棘刺上还挂有陈旧的羊毛,看来它久未见过人兽造访,怜之心油然而生,手无备礼,沉思良久,你何不为它们高歌一首它们熟悉的信天游呢?意决神定,你高亢的信天游定会惊飞起一群带响的半翅,鸟惊人也惊。

就这样在陡峭的山路弯腰走着,让你纷乱不堪的思绪变的清晰起来,山坡上的野花,高飞的雄鹰,沟沿上蹲着的沙棘树,它们的目光是那么的生动,向你诉说着大地上生命的生生息息,顷刻间使你红尘间功名利禄之欲望,在这里趋于了平和。

如果你能上天空去鸟瞰这里的风景,那山中的小路一定就像大山的血管,一条条通向了大地的心脏。如果你是位地质学家,你会感悟到它就是大地的经纬线,见证着大地的沧桑变迁;如果你是位诗人,你会感悟到它是大地流淌着无字的诗经;如果你是位音乐家,你会感悟到它是大地的琴弦,豪放的山风能弹奏出黄河号子般粗犷高亢的乐曲。

描写这山路要抛弃词汇的修饰,如果你面对着它的时候,你的笔下已经有魂,你的心灵在它面前不由自主的彻底裸露,就像婴儿寻找到母奶之本性。你站在天地间,看着无尽头的山路,或许盘古开天辟地走过这里,或许后羿射日走过这里,或许黄帝带领部落之众围猎走过这里.....,你这样深入地思索着,融入着,不经意间你也许会成为了一条山路。

当你站在那起起伏伏大山的胸脯上,远眺那蓝天下鱼鳞似的块块梯田,地里长着五颜六色的庄稼,那清新的色彩就像水洗过似的,鲜艳的有一种红紫乱朱的感觉。如果你的思绪已经随着凉爽的山风儿放飞了,你就会看到大自然用套色剪纸的表现手法,为你剪出了一条躺在山圪梁梁上的大鲤鱼,随着山风儿大鱼还不停地翻滚着,听着山坡坡上蝈蝈乐师此起彼伏为你演奏着的欢迎曲,耳闻目染这样的秋景那才叫个陶醉人。

你如果一直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肯定是不知道洪涛山里有这么美的秋景,不要以为黄土高坡上的大山只有一件荒凉的衣服,到了秋天它才会换上它的时装,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因为秋天才是她出嫁的良辰吉日,才让她对未来充满了幻想与憧憬。

你还是攀上山坡来了,夏日里开着紫色花的胡麻地,现在变成了金黄色一片海洋,每一棵胡麻都随风摇着它们脆生生的小铜铃,演奏着喜庆的丰收曲。夏日里开着白紫花黄蕊绿油油的山药苗不见了,只看到它那枯萎的苗儿还立在地里,就像满脸皱纹沧桑的老人,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家门。夏日里红根绿叶的荞麦苗不见了,看到它就像被紫红色的秋天染过了一样,同体都变成了红颜色,花椒似的果实高兴地裂开了嘴。夏日里嫩绿的豌豆苗儿,现在变成了就像干皮饼子的颜色,看着它们拖拖拉拉饱满的豆荚,知道主人一年里没有为它们少下辛苦。 还是收回视线看咱们的莜麦地哇,夏日里油绿色细长的莜麦叶子,已经脱落到了它的根部,莜麦杆上只剩下一串串金黄色三角形沉甸甸的莜麦穗。这个时候的山风就是丰收曲的总指挥,只见它把指挥棒一举,一望无际金浪翻滚的莜麦穗,齐声发出一片“哗啦、哗啦”的脆响,大概它是在呼喊着主人到了该开镰的时候了。果不其然,远处传来“啊——啊——”的驴叫声,只见山民头戴草帽手拿镰刀收割莜麦来了。

莜麦是一种种植历史悠久,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它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洪涛山晋西北部朔州地区被誉为一宝。莜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疗效食品。

地道的莜麦在加工面粉之前还要进行两道工序,一是“粉水”,二是炒炙。这两道工序是很见功夫的技术活,都关系到莜面做出来食品味道的清香与精道。“粉水”是把莜麦倒入盛满清水的大盆,用笊篱翻搅清洗干净捞入柳条笸箩,就进入了“粉水”的程序。“粉水”是根据柳条笸箩里莜麦的干湿进行补水,一般补水比例是十碗莜麦两碗水,恰到好处的“粉水”莜麦,眼睛看到吸水的籽粒舒展饱满,攥在手里感觉湿润棉滑,没有粉到的莜麦粒放入嘴里用牙咬,会发出“咯嘣”的声音,粉好的莜麦就能进入炒炙的工序。

“粉水”莜麦比较少,不值得去村集体的大炒灶去加工,一般都是家庭妇女在自己家里进行炒炙后,然后去磨坊加工。

还是难以忘怀七十年代的时候,村集体把秋收的莜麦炒熟后才分给各家各户,大队饲养处炒莜麦房的热闹景象,在笔者脑海里还是记忆犹新。大队的炒莜麦房一般和油坊、磨房盖在一排的,电线杆上的大喇叭一喊叫:“村里的妇女们,赶快来大队粉莜麦来——!”各家各户的女人们都咯夹上笸箩拿手笊篱,嘻嘻哈哈汇集向了大队院子,她们的身后免不了跟着一群穿着叉叉裤露屁股的小孩。

莜麦粉好水后的一两天,外村的炒莜麦师傅就要来了。炒莜麦师傅不是每个村子都有,村干部都是根据预约炒莜麦师傅排队的时间进行粉水。炒房的锅台就很大了,上面可以坐一个人还能放半驴毛口袋莜麦的地盘,炒台上扁平的炒锅直径大概有一米多,倾斜地镶嵌在炒台上,这样的话炒锅有了坡度,“炒鱼儿”推上去的莜麦,就会很快滑下来,不至于火大了炒糊。紧连锅台是一条大炕,炒好的莜麦就堆在大炕上。

到了炒莜麦师傅来的那一天,村民们大清早就站在村口房檐下的日阳窝,一边等炒莜麦师傅,一边晒暖暖侃大山。还是瞭见炒莜麦师傅慢吞吞地走向了村口,咯吱窝夹着二尺许长的“炒鱼儿”(丁字型炒莜麦工具),村口等候的村干部赶忙上前递过上一盒香烟,炒莜麦师傅嘴里喷着烟圈,在大人和孩子们的簇拥下向炒房走去。

炒莜麦对火候要求从比较讲究,开始炒莜麦用大火,过了一段时间就要用温火,炭火烧起来不好控制,所以炒莜麦就用莜麦桔,炒莜麦还真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过程。刚点火打下手的人烧麦桔要旺一点这叫“热锅”,这时候炒师悠闲地盘腿坐在炒台上抽烟,房子里的人们就像虔诚的教徒望着神父的背影。当香烟燃到手指捏不住的时候,炒师用手向炒锅一烤,把烟屁股往地上一扔,喊一声:“倒莜麦!”几个打下手的人连忙把驴毛口袋抬上炒台,倒出来半口袋粉好的莜麦,炒师用他那磨的油光发亮的枣木“炒鱼儿”,娴熟地把莜麦推上了倾斜的炒锅,推上去,滑下来,不一会功夫莜麦就在炒锅上“噼噼啪啪”唱开了歌,又像过年密集地放着小鞭炮。炒师手中的“炒鱼儿”就像指挥莜麦唱歌的指挥棒,节奏是那么的平稳,“炒鱼儿”的速度、力度、强弱、快慢他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感觉他完全沉浸在了一种享受的过程中。突然炒师一声“小火”,打下手的人赶忙把灶膛燃烧的麦桔用木棍子一阵拍打,只剩下灶膛的火圪灾子还忽明忽暗地不愿意熄灭。要是冬天的话,炒莜麦的水蒸气,早已经聚满了炒房的每一个角落,更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炒一锅莜麦大约需要一柱香功夫,微黄不焦散发着特殊香味的莜麦就炒好了,炒师自信地用“炒鱼儿”和笤帚把熟莜麦推向了大炕。炒出来火候正好的莜麦,嚼在嘴里不脆酥又不柔韧,炒到八成熟才最好。大人们你抓一把,他抓一把,边吃边夸赞着炒师,当然在大手的空隙中会挤进来一双双小手,他们迫不及待地把熟莜麦装入了小口袋,欢呼雀跃地奔出了炒房。

炒炙过加工出来的叫熟莜面,超市卖的莜面没有炒炙过叫生莜面,做出来食品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最精道的莜面是这样做出来的,把新秋收的莜麦掏洗干净上笼去蒸,在莜麦上面放两个大山药蛋,只要是山药蛋蒸熟了,莜麦也就蒸好了,凉干后再去加工成面粉,这一种方法加工出的莜面太精道了,只能做饺子皮。

在晋北莜面食品的做法那可就多了,有莜面包饺子、莜面窝窝、莜面囤囤、莜面鱼鱼、莜面和络、莜面拿糕、和子饭、卷行李、莜麦抿拔蛄等等。开花滚水泼莜面信一会,和好后适合压和络、做饺子皮、囤囤皮,冷水泼莜面信一会,和好后适合搓鱼鱼、推窝窝。民间高手搓鱼鱼可以双手开弓,一只手可以并排着搓出来六根鱼鱼。

我还是着重介绍一下搅莜面拿糕的做法,这搅莜面拿糕看去容易做起难,搅的有技术村里人叫“拿手”。

拿糕是山里人的一种吃食,有莜面拿糕、豌豆面拿糕、荞麦面拿糕等等。莜面就是县里人叫的燕麦磨成的面,燕麦的蛋白质、脂肪含量高、营养价值高,所以说所含营养非常丰富,适合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三高”人群食用。山里人称之谓“长寿饭”。

坐在山村窑洞的热炕头上吃拿糕那才是最正宗的。

搅拿糕有“三加水,一浇油”的说法,所以说做好这道吃食是不容易的。

首先把水烧成开花滚水,然后一只手攥一把莜面簿簿地撒,另一只手握着两双筷子,或顺时针或逆时针急速地一个方向去搅,千万不能来来回回乱搅。第二次,把搅成固体的拿糕用铁匙划开数块,倒入适量的水继续搅;第三次用铁匙铲几下锅底防止糊锅,倒入锅底适量的水,滚咯隆咚地盖上锅盖焖上一阵子,当然灶膛的火不能太大,隔上一阵子再倒入锅底适量的水。这一浇油也不简单的,主人坐在炕头上,慢慢地铲着锅底把薄薄焦黄的咯喳用铁匙剟进拿糕,用铁匙把拿糕铲成圆圆的一块,然后往锅底浇一股胡麻油,这样拿糕就不粘锅了,这时候拿糕的香味已经飘满了整个窑洞。

吃拿糕的蘸菜也是有讲究的,“肉荞面,素豆面,掩菜炝油配莜面”,当然还有擦山药丝油炝辣椒汤,清蒸引羊肉汤蘸拿糕那就更没有说的了。

坐在窑洞的热炕头上,主人给你盛上半碗蘸菜,铲上半铁匙拿糕放入蘸菜汤里“吱”的一声,就像铁板牛肉似的,拿糕的温度是非常高的,可不能着急地咽下去,要细嚼慢咽去品着吃。吃着绵软有劲道并且特有嚼头的拿糕,那个美劲,哈哈哈,会让你终生难以忘记。

远走他乡的游子们回到了老家,最想吃的饭就是莜面食品,离开时总是忘不了在行囊里装上几斤莜面,这样才感觉到心里有了一种踏实。家乡的风尘物表逸闻轶事,都会随着时间变成封尘已久的记忆,独有莜面代表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让游子们有一种魂牵梦萦、牵肠挂肚、落叶归根、睹物思人的乡愁。洪涛山的胸脯就是一部历史的诗卷,大山里吃莜面长大的人个个都是硬汉子,我用饱蘸情感之笔墨也只能写出莜麦的一点浮皮,因为她经历了盘古氏开辟天地,嗟乎,不知道后之览者可否有腾胸撞怀之感呢?

(剽窃与转载都是最可耻的行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biypkqf.html

莜麦情结的评论 (共 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