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科技春风吹绿吹富仡乡贫村

2020-06-17 21:00 作者:朝露红唇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让科技风吹绿吹富仡乡贫村

——贵州遵义播州区关工委科技服务团团长李光明的扶贫事儿

(作者:周开德)

科技的力量

省级深度贫困村,山高石头多,这样的地方怎么脱贫攻坚?这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关工委主任缪洪英和她的班子成员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一种责任或者一种机缘,某一天的一个清晨,一个念头萦绕脑际,科技扶贫!给班子成员一说,一拍即合。大家很自然地想到区关工委科技服务团团长李光明,有多年科技扶贫的实践经验,对贫困群众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2018年9月的一天,正在指导脱贫群众怎样对摘了果的果树进行修枝、松土、施肥、杀灭病虫害,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总支部书记王朝海打来了邀请电话,这个新到任没有多久的村总支书记对自己所面对的省级深度贫困村、山高石头多、群众依然穷的村情,深感责任重大,竭尽全力想为群众做几桩吹糠见米的事。于是想到了李光明。这个曾是区农业局副局长、区林业局副局长的科技干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李光明和王朝海一起穿过七湾八坳,爬坡上坎,山间树木清幽,山地土质肥沃。渴望发展致富的群众质朴而热情。通过连续两天的详细调研村情,深入了解群众民情,李光明向王朝海提出了一个“三段”式产业发展的构想,一是“竹笋产业”,二是“瓜蒌产业”,三是“稻+产业”。王朝海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时间,临危受命来到省级贫困村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任村总支书记,而且要求他要在2019年保证团结村脱贫出列。在这个关键时间段,要新上产业是一个很考验人的事。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慎重的分析,李光明提出了种植瓜蒌产业的思路,枚举了瓜蒌种植的“五大优势”。一是瓜蒌是一个当年种植当年收益的产业;二是瓜蒌是一个持续长效的产业;三是群众容易上手,只要会种瓜类作物的人都能种植;四是团结村当地有野生瓜蒌生长,群众司空见惯,容易接受;五是瓜蒌可入药,具有抗菌、抗癌、延缓衰老作用,一身都可利用,瓜子、瓜皮、瓜根都是市场畅销的产品,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2018年10月2日是农历八月二十三,是国庆长假第二天,正是谷黄豆熟时节,王朝海带领村委会全体成员,部分党员和产业合作社、业主,到息烽县参观考察瓜蒌产业基地。回来后,七和缘合作社的七名年青人率先表示要发展瓜蒌产业。在李光明的策划、指导和安排下,合作社于11月1日正式启动开工整地。李光明向他们保证,将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有求必应。电话、微信随时开通。瓜蒌抽芽、上架、开花、授粉,一个个环节有什么情况,有哪样异常,群众都向李光明咨询,求得正确的解决办法。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李光明常常自驾车子,爬涉一百几十里山路,去看瓜蒌的生长情况,群众管理到不到位的情况,基地带头人帮助指导农户的情况。他要把基地的有文化有打工经验的年轻人们,培养成科技的“二传手”,让科技在这山高石头多的地方生根、开花、结出致富果。一个科技人员、一个共产党员和贫困地区的群众就这样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在整个生产季中,李光明不断的深入基地现场指导,确保技术到位。对于公司,李光明特别关注市场,注重收购订单的兑现。在收购的关键期,盯牢收购方,与公司一同到合作社基地现场收购。通过努力,瓜蒌产业在团结村产生了效益,产生了影响力,提振了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目前,瓜蒌产业已成为团结村主导产业之一。

2020年6月11日,播州区关工委主任缪洪英、副主任舒德春、刘坪辉,科技服务团长李光明一行来到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建设组,甫一下车,乡亲们就围了上来,都说今年的瓜蒌长势良好,扬花、挂果都很正常,丰收已经没得问题。共产党员示范户沈秀奎热情地拿出他去年收获的瓜蒌子招待大家。一边介绍这种瓜蒌子的药用价值。他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去年起,他种了80亩瓜蒌。1亩250株。1株收10斤鲜瓜,每斤卖7角到8角。去年1亩产7000斤至8000斤鲜瓜。让他初尝了赚钱的喜悦。他还说,瓜蒌任何一个农民都会种。一年开种时上一次底肥,中间追一次肥,打一次叶面肥,就坐等收获。除了卖鲜瓜,4—5年后,等它的肉根长成粗壮的天花粉,1窝能挖出20斤以上,每斤干的卖20多元。1亩250窝,这个账大家都明白。建设组种了450亩,大家把账算得精得很。

专业合作社的生机

在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的一个山间平地,有一座“播州区七和缘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的房子。原来,这七弟兄都在外面打过工,有着丰富的打工创业经验。有李光明在这里科技帮扶,七弟兄决心在家门口创业。2018年,七弟兄的合作社成立。李光明和村支部帮他们确定了创业模式: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七弟兄是沈良、沈静、沈凤林、沈月强(法人)、沈霞、沈康。他们过去在各行各业打工,学的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回家创业各显身手。他们联系和帮助18户贫困户创业,种养的都有。沙厂组村民组长沈仕高说:“我们这里全是荒山,种上方竹,以后就有了希望。”方竹鲜笋是八珍之一,是千家万户的菜肴,只要种得好,品质高,根本不用担心市场。 团结村14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成林后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沙厂组60岁的低保户李秀昌,一人独居山顶,听说种方竹,立即卖掉自己养的几只羊,支持种方竹。李光明说,就是要把科学技术传给这些当地的有为青年,让他们并通过他们再传下去,村村相传,人人相传,科技示范的效应就会日益发挥出来。

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有13名退伍军人,其中8名党员。个个都有改变家乡、拔掉穷根的理想。好像一种机缘,遵义军分区恰恰是团结村的挂帮单位。2018年,同样是退伍军人的村总支书记王朝海指导成立了退伍军人合作社,采取“退伍军人+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由遵义军分区出资帮助合作社发展产业,利润收益按照“村级集体经济10%、贫困户40%、合作社50%”进行分配,带动贫困群众精准脱贫。13名退伍军人在脱贫攻坚中就像在战场上一样,冲锋陷阵,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阵地。而今,退伍军人合作社建成1个肉牛养殖基地、1个荷田鱼养殖基地。产业红红火火,实现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带动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9年,团结村成功摘帽出列!2020年上半年,全村5个专业合作社带动455户176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而这些专业合作社的背后,是科技服务团长李光明坚强的技术支撑。

堡垒的力量

在中国农村,有一句流传很久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话,叫“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另一句话是党中央时时告诫全党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说的就是基层党组织的极端重要性。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王朝海对此理解得特深特透,感受也特别深刻。到团结村摸透拿准村情后,他带班子成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致富带头人到山东寿光、华西村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别人的先进做法、开阔视野,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老套的做法。这叫带着干部转,做给群众看。王朝海说,这叫把别人的新鲜血液输进来,让自己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变“输血”为“造血”。5个专业合作社,多个种养殖基地就是这样干起来的。在这样的基础上,王朝海更进一步的做法是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为村干部,把支部班子培养成军人作风。

为什么要强调班子的军人作风呢?王朝海说,我们村是遵义军分区的挂帮单位,军分区领导经常来指导帮扶,对脱贫攻坚他们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二是我们村有13个退伍军人,为发挥他们的专长和个人创造力,还专门成立了退伍军人专业合作社,就是要为群众做出榜样。第三,区关工委科技服务团是我们的顾问,关工委缪洪英主任,舒德春、刘平辉副主任非常关心我们的每一项发展。科技服务团团长李光明是我们全天候的技术指导,我们用科学的、科技的力量,山高石头多的地方也一定能够脱贫致富。

2018年以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从没有新农村示范点到精品农旅文示范区,带动乡村旅馆35家、农家乐18家、订单养猪多头、养蜂1000余箱、订单生态稻150亩,农产品走向全国,给200人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机会。2018年脱贫143户585人;2019年脱贫121户317人,边缘户纳入低保17户55人。先后建立起太阴山、七合缘、青畅江飞、退伍军人、绿润康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根据海拔高度划分出高中低三块地发展三种产业,拟建设中的五个文明村寨、五个休闲山庄、五个森林公园、五个旅游溶洞,正在一天一天变为现实。

2020年6月11日,李光明再次登上团结村制高点,看到已经开始变为乡亲们财富的一片片瓜蒌园、方竹笋林,倍感科技力量的春风,正在吹绿吹富这一片山野,心中顿感无比的快慰。(供稿: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委组织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avubkqf.html

让科技春风吹绿吹富仡乡贫村的评论 (共 3 条)

  • 白云深处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