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孃孃,我们回家

2019-09-07 21:31 作者:西里不糊涂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四十多年前因您在上海,我第一次来到了上海。由刚从海军退伍回家的大表哥陪着,还特意跟他伙伴,一里弄的,叫冰昆的人借了部135的黑白胶片的相机,当时很惊喜,心里在嘀咕,城里人老有钱,这么神奇及贵重的东西个人就拥有。到西郊公园拍了一卷胶片,至今存有照片在。

第一见到如此庞大的动物园;第一次见到了珍稀的熊猫;第一次见到高高个子长长脖子的长颈鹿;第一次见到比咱家门口树上麻雀大百倍的,居然在地上行走的大驼;第一次见到比俺家的猪又大十倍的,动物之王的大象。还有众多第一次见过的珍奇稀有动物,开了眼界,影响了我,给了我全新的感知观。

在二老表的带领下,游玩了繁华热闹,人来人往的南京路商业街。在大街上遇到的大多是南腔北调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特别让我停下脚步,转动着头,盯着而睁大眼睛看的,是金色头发,白皙皮肤的,颀长身材的西方人。在寒冷北风里,穿着短袖,穿着牛仔裤,脚蹬靴子,留着噔噔噔的声响,消失在茫茫人海里。

外滩上,二十四层楼的,上海乃至中国最高的建筑和平饭店,需仰视。看疼了脖子,惊讶地张着嘴,吐着舌头。黄浦江里,千舟竞发,汽笛声声,海鸥点点。苏州河上的外白渡铁桥,雄姿英发,两跨巨型钢架拱着身体,抻在宽宽的河两岸,硬生生地,强有力地拉着厚实的铁板的桥面,让接成龙似的汽车,让摩肩接踵的人,压着踏着而过,没有半点脾气,舒坦地屹立着。特别是那长长的有两段的车厢,车厢相接处,有弹簧,有转向,每当转弯弯时,就发现外侧弹簧在张开,内侧的弹簧在压缩,并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那车厢顶还有两条直挺挺的,如孙悟空的长辨子翘向天空,牢牢地连着上面的电网,在接头处,时常碰出火花,让我看得目瞪口呆。上海之大,满眼皆新奇,简直就是刘姥姥游大观园。

江北的,乡下人,有亲戚在上海,在我们儿时是值得无比骄傲的事。每当在学校里,新生报名时,入少先队(红小兵)时,入共青团时,填写的表格里,关系人一栏中必写着上海的您。因为我们的家只有您一家在大都市且在很遥远的地方。

在我家里老大穿的毛衣毛裤,都是您亲手一针一线地织的。穿了两三年后嫌小了,就得让我穿。我们那代农村的孩子能穿上毛衣毛裤,(其实就是用手套白纱丝,一股股捻成后疑似粗粗的毛线。)是奢侈的事。一是农村无闲月,二是农村女人会用毛线打衣服的不多。这是在未去过上海,十岁前最记得的,特别在寒腊月天里最能体会到的,是您送给我们的温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我工作时,时隔二十年,携妻拖儿,也正是儿子十岁时,再次来上海旅游。那年是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就是为了看黄浦江畔,在七月一日为庆祝香港回归举行的盛大烟花秀。吃住在您家整整一个星期。

尽管在三老表的陪同下,玩得不亦乐乎,乐不思蜀。最难忘的还是您,为我们一家做的早餐,您亲手包的韭菜鲜猪肉馅的水饺。做了很多,放在冰箱里,要吃时拿出部分来。那味就是比马路边小吃店里的香,馋得我能狂吃三四十来只。

尽管在工作期间,以及做销售,做生意,陆陆续续来上海,尤其到您的家若干次,但随着自己的年岁增加,特别是近二十年,还是越来越少了。甚至好几次从您家十来公里外的高架上路过,去浦东机场送孩子们飞他国,都因来去匆匆,心想回头拢到虹口区那弄堂里去看您,终因回返时日西斜,还有三百多公里路要赶回而默默地离开了上海,向西奔江阴大桥,一路北望而去,心里却装满了无奈及惆怅。

昨天,我再也不能找理由了,我不得不来了。我驱车近三百公里,心情特别压抑,强忍着泪水,在秋里,在京沪高速上,在沿江高速上,风驰电掣般一路狂奔。听话的小柯,似乎知我心,轰鸣着发动机,硬是把自己的速度表指针拉向一百一十码,一百二十码,一百三十码,讨厌的电子狗叫着:超速!管不了那么多了,向上海某医院狂奔而去。

当在医院看到病重的您,一脸憔悴。让病折磨得只剩着皮包骨,两肩锁骨高高突出,两眼深深凹陷于窝。当我抚摸着您手时,我的泪情不自禁地滑落。

您是我们家可亲可敬的人。我的好大姑妈,俺的好大孃孃。

当我对您说:大孃孃,您要加油!等您康复回家,我还等着吃您包的韭菜猪肉馅的水饺。

您强忍着透析后带来的痛苦及疲惫,努力地睁大了眼睛,慈祥地注视着我,会心地笑了。

期待着,您早日康复,尽快离开此医院,高高兴兴地回家。咱们一起回家。大孃孃,我们回家!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aivpkqf.html

大孃孃,我们回家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