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能赏花谢心自静

2018-11-12 15:36 作者:观鹅会意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能赏花谢心自静

文/观鹅会意

鄙人好养花种草三十多年,塞外自白露时节起天气渐转凉,早晚穿薄衣服就感觉衣单,正如塞外谚语所言:“白露草挂珠,寒露百草枯”。还有俚语“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之一说,形象地比喻了黄土高原昼温差比较大的情景。于是乎,笔者把院子里疯长了一天的数盆花草搬入客厅。

“行文无序赏花开”,行文写作已是我之习惯,谋篇构思之余总爱赏花一番以助思。花草自移入室内少见阳光,花朵自然少了夏日之竞放。却没曾想三盆扶桑不负我意,红黄粉三色花朵依然竞相开放,只是缺少了夏之日晒浓艳逊色。扶桑花晨开暮谢花期短暂,我拾捡着凋落在地的花朵,并没有林黛玉《葬花吟》之伤情痛楚,却是滋生出刘禹锡前辈书写《秋词》腾胸撞怀之情,脱口诵背出龚自珍前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泥更护花”之绝句,遥望着龚前辈荣辱不惊从容辞官,鞭指归乡之路的洒脱身影,感悟出前辈诗句之意境:花谢并不是其生命的终止,而是它要化作春泥滋养出新的花枝,把它的生命价值得以延续,还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春光明媚的花季。

古今之文人墨客,作花谢的诗词者,多是直面落红勾起了哀愁、失落、苦闷、衰老、思念、家道中落、逆境不顺之情绪。李清照前辈作《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从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句里,读出来的是她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明代冯龙前辈有描写落花之绝句:“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凋落的花瓣随着流水飘向远处,这本来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文人们还是给“落花”与“流水”,强加上“有意”和“无心”之情愫。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去观赏花开呢?因为乐意去欣赏美丽光鲜的一面是人之本能,花香语、鱼水合欢谁不喜欢?才女佳人、绿水蓝天谁不爱看?但是只能观赏春天繁花似锦之人只是生活的肤浅者,能够在落花中得到生活感悟之人才是大智慧。如果把花开的过程比喻一个人的人生,繁花似锦自然是顺风顺水人生洋洋得意之时,但是花无百日红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人之一生不可能总是处在一帆风顺,常将有日思无日才是消除烦恼祸患的好方法。不能去承受人生落花低谷阶段的人,他定然在遇到逆境时会一蹶不振,这样的人只是生活的懦夫。面对落花心情淡然之人,他会在逆境中再树鸿鹄之志,去演奏出自己生命的最强音,这样崛起的人生才是生活的强者。养尊处优的“花开”,昙花般光鲜的人生只能是烜赫一时,越战越勇的“花谢”,才会激励自己在逆境中奋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行文到此,不由地想起诸葛亮前辈,因为他是国人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代表。他在五十四岁病逝时,给八岁儿子诸葛瞻写下了肺腑之言《诫子书》。诸前辈五十四岁正是他饱经风霜宏图大志的年龄,也正是能赏花谢心自静的淡泊时候,却因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的一生饱经沧桑视“花落”如“花开”,盖以为他在1784年前写的《诫子书》,至今还是教育后人品格的教科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他认为人生“花开”是名利双收得意浮躁之阶段,最易使人放纵懒散自己,只有具备视“花落”如“花开”的品行,才能在名利的浮躁中静下心来,所以诸前辈告诫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高尚君子的人生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耐得住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诸前辈就学习和做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学习,立品还是立业,都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干事业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儒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鄙人看着客厅的盆花,脱口吟出一首并不押韵的《落花思》:“自古赏花不赏谢,我言花谢待春天。吾赏花谢心自静,笑看卷云拥书眠。”

(剽窃是一种可耻行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rizhi/vtlvskqf.html

能赏花谢心自静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